新生儿心脏有杂音正常吗?

       多数家长在听说孩子心脏有杂音的时候就会表现的很紧张,以为宝宝是患了先天性心脏病,各种不安和恐惧....其实,宝宝的心脏有杂音并非都是得了心脏病。由于动脉导管未闭,可在心前区听到一个缩鸣声,家长们就会误认为是宝宝得了心脏病,其实好多学龄期及幼儿期部分小儿心脏还可听到一些轻度生理杂音,但并无不适。今天就介绍一下新生儿心脏有杂音的问题。

1、有些孩子在体检的时候,会被医生听到心脏有杂音。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心脏有问题,于是带着孩子盲目地四处求医。其实杂音的产生是肺动脉的血流振动加强,这种振动产生的杂音音调高而柔和,但一般不超过Ⅱ级,不传导。

2、心脏杂音一般在孩子发热、哭闹、剧烈运动时较明显,安静时就减弱,这种心脏杂音不是心脏病、我们称其为“功能性杂音”或“无害性杂音”,对小孩的生长发育不会有影响。小儿生理性杂音一般最早出现在乳儿期,2~3岁的儿童增多,3~7岁最多。

3、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孩,其生长发育是和普通孩子不一样的,有的稍一活动,就心跳气喘,有的缺氧发绀。发现孩子心脏有杂音,父母不要过分紧张,否则会造成孩子一些精神上、心理上的负担,应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注意事项:

心脏杂音常是因为心脏有先天性的缺损,也可以是瓣膜反流造成的,等宝宝大一些,就可以自己恢复,没有大问题;再就是感染导致的一过性的杂音,但是比较少见!要是有宝宝卵圆孔未闭,小的可以自己长上,大的需要2岁之后手术或者介入治疗。

新生儿的心率:

正常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比较大,出生时心率在100-180次/分,生后不久即可稳定在120-140次/分。小儿的心率应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测量,孩子的身子活动,哭闹,吃奶等的时候,心率都会偏快。

新生儿心律失常:

新生儿心律失常是指由于心肌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改变而引起的不同于正常心脏搏动节律的异常心律,包括频率、节律,心脏搏动部位或心电活动顺序的异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室性多见,多为功能性及暂时性,预后较年长儿及成人好。但也有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如不及时救治,可致死亡。

病因

新生儿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宫内或生后,宫内发生时称为“胎儿心律失常”,出生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病因如下:

1、各种器质心脏病

如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

2、各种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如新生儿肺炎、败血症、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

3、新生儿窒息缺氧

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其他围产因素(即胎儿分娩前后母亲和胎儿的异常)如孕母产前及产程中用药、胎儿脐带绕颈、头盆不称、宫内窘迫等皆可引起心律失常。

4、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如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钙、酸中毒等及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等。

5、新生儿心导管检查及心外科手术

6.传导系统发育不成熟

健康新生儿可以发生心律失常,其原因可能与其传导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

临床表现

发病特点:

1、功能性及暂时性心律失常多见。

2、预后较年长儿及成年人好。

3、心律失常的预后取决于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发病。

心律失常时由于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房室收缩不协调等而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视心脏是否正常及心脏代偿功能如何而定。常见的症状有心悸、乏力、头昏,严重者可发生晕厥、休克、心力衰竭,婴儿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拒食、呕吐、嗜睡等,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患儿常有反复发作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