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的归纳,课程实施有三种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与"创生取向"。"创生取向"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实施价值取向。这种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老师和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已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与发展,研究并借鉴课程创生取向,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我园艺术特色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课程创生取向对课程性质的创新

课程创生取向认为,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并且是教师与学生实际体验到的经验,课程的性质是地道的经验课程。课程是情境化的、人格化的,所以课程采用和课程实施的技术化、程序化的特性就应该彻底消除,课程实施再也不是就原初的课程计划" 按图索骥"的过程或稍作修改的过程,而是一个教师和学生联合创造教育经验的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根据艺术领域的目标:"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我园开展了以"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艺术特色教学课程创生活动。

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不能相互割裂或者取代的。因为哲学提倡的"凡事都是对立统一的"。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园在进行艺术领域教学的过程中,既强调艺术活动在一日活动中科学合理安排,使艺术活动面向全体幼儿;又能保证幼儿每天还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

在艺术特色教学的创生过程中,教学目标的提出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例如在以前的艺术教学美工活动目标设计中,往往要提到让幼儿知道美工工具的作用,如浆糊的作用,但随着知识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的冲击,新的粘贴材料不断涌现,再提美

工工具的作用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在课程创生中,根据艺术美术的特点及本园幼儿的特点,运用陶行知的"活教育思想",提出了让幼儿用线描、涂色、刻画等方法形成本园幼儿画"线条大胆夸张、色彩鲜艳明快、想象丰富奇特"的目标,让幼儿在有限空间里发挥出无限的想象和创造。

二、课程创生取向对教师角色的重塑

课程创生取向认为,教师是课程开发者。教师、幼儿是建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主体。课程创生过程即是老师和幼儿持续成长的过程。因为幼儿的心灵是需要点燃的火炬,而不是由老师拿知识来填充的容器。而在目前,老师普遍缺乏"自己和幼儿是课程创造的主体"这种意识,常常把自己和幼儿看成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我们设计的课程被视为教师用于创生课程的一个资源,只有当这个资源有益于教学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时,它才有意义。具有情境的课程知识是经教师和学生深思熟虑的审议活动而获得的。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去。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