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张凤青

近几年来,伴随着对教师角色的重新解读,传统观念中对教师的形象逐渐消解其耀眼的光芒,名目繁多的教师新角色令广大幼儿教师一时眼花缭乱。他们跋涉在新奇而繁杂的角色丛林里,试图无愧于这一个个饱含时代意义和社会期待的称谓,结果反而导致角色的缺失和自我主体性的迷失。在新形势下,重新解读幼儿教师角色,使幼儿教师在焕发主体性的基础上自主把握个人的教师生涯,对于调适幼儿教师心态、促进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体现社会期望的幼儿教师角色

当前,教育界对幼儿教师角色的探讨与研究可谓如火如荼。幼儿教师新角色如终身学习者、儿童引导者、儿童的伙伴、课程研制者、教学组织者、教学研究者、文化创造者、反思型实践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群体协作者、平等中的首席等,不一而足。稍加思考就可看出,大多是从幼儿教师职业的不同角度来谈论幼儿教师的角色,其中有些说法名称不一,实质相同,有些说法之间还构成冲突。由于缺乏统整的阐述,以上角色构成一片令人无所适从的角色丛,导致广大幼儿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困惑与迷惘。正如一位幼儿教师的感慨:越教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因此,当务之急是理顺幼儿教师“角色丛”中各种角色之间的关系,令广大幼儿教师知其所属、安其所立、从而乐其所为,同时也可以避免幼儿教育改革过程中幼儿教师难以接纳众多的新理念而成为被异化的对象。梳理近年来理论和实践界对幼儿教师角色的探讨,可以看出,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存在相通之处,体现为三个维度:从幼儿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角度看,幼儿教师是终身学习者;从幼儿教师的专业实践看,幼儿教师是反思型教育实践者;从幼儿教师作为社会人的角度看,幼儿教师是社会工作者。如果把幼儿教师角色比喻为一棵大树,那么终身学习是根基,是幼儿教师发展的力量源泉;反思是幼儿教师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扮好社会角色则是幼儿教师角色之树枝叶鲜丽的法宝。三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二、幼儿教师主体性的内涵与构成

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期望只能为幼儿教师构建个人的职业生涯提供参考和借鉴。如果囿于社会对自身期望的种种构画之中,而缺乏自身主体性的支撑,幼儿教师必然会陷于被动和迷茫,这样的幼儿教师只能成为社会期望的塑造品,而不可能成为拥有丰富体验和职业幸福感的个性化幼儿教师。因此,幼儿教师主体性是幼儿教师生涯中必不可少的根基和动力。主体性是人在同自然、社会及自身发生的主客体相互关系中生成并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幼儿教师的主体性由于其特殊的职业内涵而表现为两个层次:一般主体性和职业主体性。前者指幼儿教师作为一般人的主体性;后者指幼儿教师作为教育人的主体性,体现为幼儿教师在其教育职业生涯中的自主选择性、能动创造性和自我实现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