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幺是迷信吗?迷信只会害人,所以我们要远离迷信,要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今天我们要学习《西门豹》一课,看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

板书课题:西门豹。

(二)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并且划出本课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解释词语的意思。

人烟稀少 荒芜灌溉 提心吊胆 面如土色

(四)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

2.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如何?结果怎样?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本课写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老百姓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事情的起因是当西门豹到了邺之后,看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就找老百姓问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经过是西门豹了解到土地荒芜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于是他将计就计,借给河伯娶媳妇的机会惩治了巫婆和官绅。

事情的结果是西门豹带领广大群众,兴修水利,灌溉土地,使邺这个地方年年获得好收成。

文章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西门豹注重调查研究,将计就计惩办首恶,教育群众

及兴修水利的事迹,知道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利的人物。

2.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

教学难点:

理解西门豹为什么要将计就计。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课写的是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并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使这里年年获得好收成的事,那么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课。

(二)讲读课文。

1.学习1至9自然段。

出示思考题

①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向一位老大爷调查,他问了哪四个问题?

②老大爷每次是怎样回答的?

③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了什么?

从以上西门豹三次问话,和三次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知道了邺这地方之所以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学习第9自然段时,让学生读一读西门豹说的话。出示句子,进行理解。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这些句子是双关语,从表面上看,是漳河没有发大水,给河伯娶媳妇还真灵,下次他也要参加给河伯娶媳妇,亲自来送新娘,而实际上,这是说的反话,是带有讽刺的意味。

2.默读课文10至13自然段。

(1)划出西门豹说的话。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话的。

出示句子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2)是真的这个姑娘不漂亮吗?是真的要另选一个吗?(不是。而是西门豹的计策,是他将计就计,借河伯娶媳妇,来惩治巫婆,并且拯救了这位姑娘。)

(3)“等了一会儿”,是西门豹真的再等她回来吗?而是假戏真做,是西门豹的计策,“怎么还不回来”,和“等了一会儿”是照应的,说明时间已经过的不短了,才应当让官绅头子去催一催。

(4)西门豹又是怎样惩治官绅的?

“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利用这个时间,是惩治邪恶,教育群众,让百姓们真的相信,有什么河神?这是巫婆勾结官绅搞迷信,以此搜刮民财的手段。“提心吊胆”、“面如土色”都是形容官绅十分害怕,怕把自己也投入漳河送了命,所以连连磕头求饶。

3.学习课文14自然段

西门豹惩治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给河伯娶媳妇的

恶俗,他是怎样改变邺这个地方贫穷的面貌的呢?

(三)学完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四)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22、西门豹

惩办首恶 教育百姓 兴修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