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组合图形的面积为选学内容,而且内容仅局限于计算给出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组合图形,学生要解决现实问题必然会接触到,所以,借助课堂教学的平台,给学生一些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需要。在本节课中,王老师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较反思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和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发展空间观念的同时,渗透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简要评析。

一、复习铺垫,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需要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在学习新知之前,组织学生通过复习,回忆旧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二、培养估算意识,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节课,教师没有急于让学生直接计算客厅的面积,而是让学生先估一估,然后汇报估算的方法,把数学与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探索,形成解决问题的基础策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方式,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外界探究性活动,而探索活动一定是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本课在探索计算方法时,王老师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自已想一想,在图形上画一画,把计算过程写下来,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王老师还提倡多样的学习方式,“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如有不懂的可跟同桌讨论,还不明白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有的学生将图形分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的是分成两个长方形;有的是分成两个梯形;有的补上一个正方形转化成长方形;有的通过又割又补,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了长方形……通过自主探索,学生们想出好几种不同的方法,这正是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的智慧激活了学生灵动的思考。

四、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数学思想与方法上得到发展

2011版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认真反思的乐趣。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基础存在较在的差异,因此,面对同一个问题就可以采用不同层次的方法,所以要允许不同方法的存在。本节课,学生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在给予肯定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表达、倾听、思维碰撞,一起再现了探索的过程。体会到算法的多样化。在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客厅面积的5种不同的算法时,教师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借助5种不同方法的图片,在学生观察、分类的基础上,抽取出其中的不同特点,并加以命名:分割法(求和),添补法(求差)及割补法,然后对这三种数学方法再次进行提升:“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引出都是把组合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感受“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力量,其特色充分展现在他精美的板书设计中。在教学中,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容易被教师所忽视,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比交待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

纵观本节课,可以说上得扎实、有效。“实”中求“活”,“活”中有“新”,“新”中务“实”。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学生思维的空间,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的课堂时时刻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的数学课堂会因此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