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喜欢“聊天”的人。每当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时,我都会找知心朋友通宵聊天。在聊丈夫、聊孩子、聊工作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就能忘记不愉快的事情,情绪也能得以平静。

但是并不是同任何人聊天都能消除压力。只有遇到愿意听我的倾诉,能理解我心情,能解决烦恼的朋友时,聊天才是最佳的放松手段。相反的,如果跟不喜欢听我的倾诉,总喜欢评价我对错的人聊天,不仅不能消除压力,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并且增加压力。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想聊天的对象普遍有以下两种特点:第一,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或者不会理解对方的感情。按理说,如果我们说:“怎么能那样呢?”一般人都会用“是啊,那个人确实太过分了!”“你一定很伤心吧!”等方式安慰我们,但是此类型的人却满不在乎地说:“那又怎么样?”因此,如果跟这种人聊天,就容易变成没有回应的呼喊。实际上,正因为他们不懂得自己的心情,所以无法理解对方微妙的感情变化。第二,太过“固执”。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我的想法有道理,也有可能对方的想法有道理。一般人即使觉得对方的想法与自己不同,也不会过于强调自己的观点。相反的,此类型的人从来都不能容忍其他人不同的想法和价值观,缺乏“没错,你说得也有道理”等变通性。

以上两种特性,即不会表达感情和没有变通性,是大部分不会跟孩子沟通的父母最明显的特征。只要跟孩子对话,这种类型的父母就喜欢大吼大叫,动不动就使用暴力。他们不理解孩子的想法,也不会观察孩子的感情变化,更不知道自己在毁坏孩子的前程,只知道埋怨孩子的无能。

没有及时发现自身问题的妈妈

曾经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到医院接受治疗。他对任何事情都持有反抗心理,而且喜欢顶嘴。不仅如此,他还习惯于用扭曲的眼光看世界。我问:“上学有趣吗?”他就用嘲笑的口吻回答:“看来你觉得上学很有趣?哪里有那么有趣的学校啊?其实上学就是很无趣。”他非常聪明,所以能非常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还能事先知道自己的意见一定不会被对方接受。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正确,他会找出一大堆无关的理由,而且无法忍受别人的反对意见。

在跟孩子的妈妈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更有趣的事情。孩子的妈妈认为“孩子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对父母说话”,但是只有11岁的孩子怎么能命令父母呢?其实,问题就在于把孩子的话当成“命令”的妈妈本身。在1个月内,我让孩子的妈妈仔细分析孩子让她生气的情况。换句话说,当孩子让她生气时,不要再向孩子发脾气,就把当时的情况用文字记录下来。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