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思路

《气温的变化》一课,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对气温的测量与分析,包括三个主要活动:测量气温、观察百叶箱、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并分析气温变化规律。

根据教材的安排,以让学生讨论“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为题引入,再观察百叶箱的构造,然后讨论如何测量教室内气温,如下表:

日期

课前的气温

第二节课间休息时的气温

中午休息时的气温

下午放学时的气温

再用本书提供的某小学2002年不同季节的气温记录作为原始资料来学习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而把记录气温这个活动放到了课后延伸。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安排不尽合理,我们要研究气温的变化,首先应从一天24小时的气温变化入手,再延伸到一周、一月、一年、几年甚至更长时期内气温的变化,前提就是学生必须亲自经历一次测量和记录气温的活动,用学生自己记录的气温数据来制作变化折线图,学生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才有自己对气温变化的亲身体验。所以我认为测量气温的活动应在课前完成,课内主要围绕后两个活动展开教学。对气温的测量记录表的具体时间精确化,记录时间改为两天:

日期﹨时间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本课引领学生亲历三个活动:

1.课前的实地测量活动,包括引导学生讨论“将温度计挂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比较合适”,学会如何看温度计,记录两天的气温变化情况等等。而且这第一手的资料获得也为课堂教学上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2.在课堂内,引领学生利用所记录的数据,在生生、师生交流中进行分析,推测关于气温变化的简单的结论,并重点学习以折线图表达的方式的科学探究活动,观察研究如何用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从原始数据到用图表方法研究的过程,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材中,这一类分析交流式的课文就比较多了。

3.在课后延伸时,提出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课外自助餐”,引领学生进行后续探究活动。整个教学活动从课前到课堂一直到课后,使学生经历了测量──记录──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再研究的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力求体现科学探究的开放性。

整堂课紧紧围绕气温数据与折线图进行教学,跟以往的充满“观察”、“实验”的精彩纷呈的科学课有比较大的区别,似乎显得单调、平淡。学生的兴趣在40分钟的课堂内可能很难保持,所以在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之前,我设计了一个“加减游戏”,准备几件冬衣和夏衣,教师说温度,学生则根据温度的变化增加和减少身上的衣物,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从中懂得气温的变化引起人们穿着上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⑴知道一天中气温会发生变化,一月、一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内也会发生变化。

⑵知道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

⒉过程与方法:

⑴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⑵会根据自己记录的气温数据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

⒊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懂得科学研究积累数据的重要性。

⑵体验坚持不懈研究科学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

分析自己的气温记录表,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寻找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百叶箱、温度计、气温变化折线图、课件、气温记录表、一月气温记录表、实物投影仪、红笔。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班同学,看上去挺有精神的,我们班同学今天有没有穿凉鞋的?为什么不穿凉鞋呢?(或没有穿短袖的夏装?

2.是啊,那你觉得一天当中气温会有变化吗?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气温究竟会不会变化。(教师板书:气温)

讨论,回答。

气温的变化带来最直观的现象是学生的衣着变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师生的谈话交流,自然引入学习内容

二、认识百叶箱。

1. 你对气温有什么了解?气象站里是如何测量气温的呢?

2.出示百叶箱,教师简单介绍。

阅读资料:气温的测定是在百叶箱内进行的,百叶箱是用一条条的薄木片做成的,它的内外都漆成白色,各种仪器放在百叶箱里既能防止日晒雨淋,又能通风。在气象站里,百叶箱是安放在观测场地偏北的位置,固定在1.5米高的支架上。百叶箱的门朝北开,是为了防止观测时阳光直接照射箱内的仪器。

通过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介绍,帮助儿童了解正规的天气预报工作环境,这种介绍是在儿童猜测的基础上迂回呈现。我的看法是科学教育的过程中不应该排斥适当的知识讲授,它应恰当地融入教学活动之中。

三、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

1.看来测量记录气温有严格的要求,前几天同学们也去亲自测量并记录了两天内的气温情况,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说说有什么发现?

2.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3.教师请三位同学把自己的气温记录放到实物投影上,比比以后你有什么发现?

4.抓住重点问题: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记录的温度为什么会不一样?深入讨论。

随机板书:气温的变化。

1.学生回答预设:

(1)气温有上升和下降的一个过程;

(2)12点和14点是温度最高;

(3)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记录的温度为什么会不一样?

让学生课前做两天的测量和记录,亲历科学探究活动,收集信息,着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这种课前的亲历是不可或缺的探究过程

课题在什么时候出示,也是跟教学的进度密切相关的,引入时对气温的变化严格地说只是一种猜测,所以我只伴书“气温”,而经过对气温数据的分析之后,气温的变化就是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初步结论,自然而然就可以板书“变化”了

四、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

1.为了更加直观、清楚地发现气温变化的规律,老师利用气温记录,做成了一种气温变化折线图。

2.教师演示并讲解:老师先画一条横线,再画一条竖线,然后把横线和竖线平均分成几段,横线一段表示时间,竖线一段表示温度,一个时间找到一个对应的温度。

3.10点对应的温度应画在哪里呢?请学生指一指,依此类推。

4.这样五个时间段找到五个点,一一对应,然后用直尺一段一段地把它们连接起来,这样就变成了一条线段。这样的一条线段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折线图,你想试一试吗?

5.比比自己做好的两天气温变化折线图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强调:一天中气温是有变化的,而且,是有规律的变化。

6.那么16点以后到明天8点,这段时间的气温你有没有记录呢?

根据你的经验,应该是怎样变化的?

看来还只是猜测,如果要验证自己的猜测,只能自己不怕辛苦,半夜12点钟爬起来测量气温并记录,苦吗?冻坏的是啊?看来科学研究还要不怕苦不怕累啊!

1.看课件演示:气温变化折线图的制作过程)

2.在空白图表,记录的其中一天的气温做成折线图,

3.交流、展示。把另一天的气温用红笔同时做在这张折线图上。讨论:要注意什么?

对折线图的制作过程教师扶得比较牢,因为这是四年级学生第一次用比较抽象的方式来表现数据变化,来源于数学课里的坐标图,对四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来说,可能不适宜于自主探究,课堂时间不允许。所以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科学态度。在这里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熏陶,也体现了科学课的思想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