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教师比喻为“演员”,有人把教师比喻为“导演”,也有人把教师比喻为“编剧”。当人们意识到单一的演艺角色,不能代表教师的形象时,于是又有人说:教师=“演员”+“导演”+“编剧”。乍看起来,这些比喻颇有艺术色彩,也有一定道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比喻既有悖于新的课程理念,也不符合教学活动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师是“编剧”吗

将教师形象地比喻为编剧,主要是指教师要进行教学设计。有人甚至将教学设计和编剧创作的剧情作了一个对比:复习导入(序幕)—传授新知(情节发展)—课堂讨论(剧情高潮)—概括总结(结局)。乍看起来,教学设计和编剧艺术有某种相通之处。的确,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然而,教学设计的艺术与编剧的艺术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编剧的目的是追求剧情达到的效果,为了剧情的效果,规范着各种角色在故事情节中的行为。教师的职责是追求学生发展的教学效果,为了学生的发展,可以在课堂上改变原来的设计,使教学环节发生变化,甚至是始料不及的变化。

一位教师在执教鲁迅小说《祝福》时,原设计以“祥林嫂之死谁是凶手”为题,让学生回答:鲁四老爷不是凶手,四婶不是凶手,柳妈不是凶手……最后得出“封建礼教是真正凶手”的结论。然而,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就说“祥林嫂是自杀的,不存在凶手问题”。按照“教学设计是编剧”的说法,教师就会把答案说出来,以便学生掌握“知识”,或者换一个学生发言,说不出来,再换一个学生……而这位具有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却请那位学生走上讲台,摆事实,讲道理。让其他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展开讨论。学生们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争辩,在争辩中得出结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剧本”进行教学,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可见,编剧的创作和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不能划等号的。编剧创作的作品,是在演出之前定稿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是一个“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进行真正的创作,而且是和学生一起集体创作。不能定稿,也无法定稿。“教师是编剧”这种说法,似乎用于“应试”教育下的教学设计比较贴切。教师拿着设计好的“剧本”--教案,在课堂上亦步亦趋地按招教案上的设计进行。一节课提问几个问题,几个学生回答;讲解几个问题,需要多少时间;出几道练习题,布置几题作业……学生被“设计”地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学生的潜能被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被束缚了。这就是那种“教师=编剧”带来的“教学效果”,以及那种”教学效果”留给我们的深沉思索。

新的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不应该做编剧,也不能再做编剧。只能把教学设计的“剧本”—备课本,当作一个“草稿”,当作一个材料,当作一个“引子”,开展教学活动。

所以,教师之于编剧而言,不是编完一个剧目之后,再去编又一个剧目;而是对一个“剧目”进行持续不断的再创作—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是“导演”吗

把教师称之为“导演”,应该说在一定时期内,提升了教师的“艺术品位”。相对于“灌输式”的“教书匠”而言,“导演”的角色更有内涵,更有诗意。这在教育的发展中,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在进步的过程中,我们摈弃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注重了教学中的“导”字。指导、引导、诱导学生“夯实双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曾几何时,一些善于“引导”的名师出现,在我们心目中,不亚于导演。名师的那种在课堂上的组织、指挥、引导、协调和控制,几乎天衣无缝,令人赞佩。可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用新的教育理念加以重新审视,教师和导演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其一,导演是从对作品的理解出发的,在执导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权威地位。演员处于被支配的服从地位。我们时常看到拍摄电影时的镜头:如果一个演员没有按照导演的意图表演,就会一次又一次地试镜。而教师决不可以做一个支配者,让学生服从。更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地“试镜”。新的课程倡导师生在课堂上平等交流,唯有平等才能营造民主的氛围,使交流更加深入;也才能激活思维,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能力,提高素质。、

其二,导演是根据需要精心挑选演员的,是根据剧情中的角色,确定谁是主角,谁是配角的。而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几十名个性化的学生,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安排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和能力,还要注重过程和方法。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学生做“导演”。因此,“导演”不是教师的专利。

其三,导演在执导电影或戏剧时,其导演意图是剧本规定的,在排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后,才公演的。而教师的教学意图是学生的发展,其教学的具体行为是不能确定的。教师执教的每一节课,都是一个新的“作品”,无法在排练成功之后,再去上课。新的课程不仅重视了预成性课程,也重视了生成性课程。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启发,可以生成新的知识和能力。这是教师当“导演”,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一节小学五年级《只有一个地球》的语文课上,当讨论到课文中“人能不能移居到其它星球”话题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用查到的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甲学生说:人不能到火星上居住,因为那里温度太低,零下80度。乙学生说:人不能到月球上生活,因为那里没有空气。丙学生等说:人也不能移居到水星、木星、土星上去……老师总结道:同学们用大量资料说明了人类不能移居到外星上生活,可见,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话刚落音,丁学生一边举手一边叫着 “老师”站了起来,“我有不同想法”。丁学生说: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可以乘坐飞船到外星上去居住。这时候,课堂里哄了起来:“我不同意”,“我也不同意”……持不同观点的同学纷纷站了起来,以不同的理由驳斥了丁学生的观点。出人意料的是,丁学生又站了起来:“今天来了这么多专家和领导听课,请你们帮我一把吧”!老师看了看丁学生和听课的人:“你想请专家帮忙”?一位听课者站了起来,支持了丁学生的观点。老师激动得笑出了声来:“哎哟,我也想会有这么一天的。同学们这种探索的精神,不与我苟同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

在这节课上,究竟谁是导演呢?而且,学生的“导演”比之于教师,更新颖、更精彩。这位教师服从了学生的“导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味儿地坚持“导演”下去,就会回到“一言堂”的老路上去。

教师是“演员”吗

说教师是“演员”,在某种程度上,在特定的情境中,也有积极的一面。尤其是在传统的、沉闷的课堂气氛中,教师的“表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观看教师的“节目”。一节课下来,学生多少能看出一些门道,知道教师表演出彩的“戏眼”,记住“知识点”。

然而,教师的表演即使有效,也极其有限。首先,教师在台上当演员,学生都成了观众。学生在台下当观众,能学到多少知识?其次,教师依靠“表演”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有效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在课堂上缺少交流,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不会否认:曾经有过教师在台上“表演”,被台下的鼾声打断的事实吧。再次,教师当“演员”,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岂不成了虚情假意的角色。虚情假意是为人师者的大忌。所以,教师不能在课堂上“表演”,而应该真情地投入。

新的课程需要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增长知识和能力;在增长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升华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一节语文课上,一个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时,由于“口吃”,课堂上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开始是满堂哄笑,继之是一片沉寂,那个“口吃”的学生不再朗读了。如果教师按照一般的方法处理,就会换一个学生朗读。而这位老师别出心裁地说道:“既然他不习惯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朗读,那同学们就趴在桌子上,只用耳朵听吧”。教师也走到教室最后,面对墙壁站着。这时朗读声又响起来,越读越流畅了,越读越精彩了,课堂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这样的课堂上,谁是“演员”?恐怕难以说清楚,也没有必要说清楚。因为,课堂上本来就不存在“演员”的问题,也不存在“表演”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投入到动态的教学活动中,怎么去当“演员”呢。

新的课程倡导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师生的发展预设了广阔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未知世界。在探究活动中,是不可能有角色定位的。因此,教师不是“演员”,不是要扮演什么“角色”,而是“角色”的原型。

还有一种说法是:教师=“演员“+“导演”+“编剧”,似乎更有道理,也更加荒谬。且不说不是同类项能不能相加的简单算术,即使能够相加,也属画蛇添足。试想,教师集三个角色于一身,岂不等于自编、自导、自演了吗?学生都做什么了?

教师应该是,也只能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