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是一个综合的体系,是学校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是靠多一两个证所能代替得了的。小学生在不影响基础学习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考取相应的证书未尝不可,但对无谓的“考证热”还需冷静思考,必要时不妨给“考证热”降降温。

其实,小学生考证,并不意味着他们真能掌握先进的知识或高超的技艺,一个孩子考了40张证,他(她)的水平就一定是皎皎者?恐怕未必。首先,这种考级、考证不过是低水平的比量,绝大部分孩子拿到证即将这项技艺丢开,是为证而考证;其次,有的证书“水分”可以很多,像美术、书法之类,钢琴每年考级,有什么实用价值?再次,是有的孩子拿了“第一”、“优秀”后,常会产生自满感,过多的荣誉,对孩子未必是好事。

小学生是长知识、长身心时期,我认为身心健康、智力开启比掌握多少具体的文化知识更重要,如果从小就陷进题海、考证等,孩子未必就聪明。因为玩,是交流、互启,是对孩子心智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孩子成长需要从社会中吸取营养,从玩乐中吸取营养,一个孩子若不爱玩、不会玩,我看未必能算聪明孩子,很可能高分低能、高分低智商、高分低创造力,中国人得不了“诺奖”,就是这种从小学起就“会考试”造成的,对大多数孩子而言,小时候证书多,未必一定是好事。

“考证热”越来越厉害,固然是各种为赚钱而办的培训班诱惑所致,有家长的教育盲目性原因,但根本一点,是教育资源较好名校、重点学校招生中过分注重学生证书的结果,他们的指导思想是凡孩子拿证越多,则必然是“优秀苗子”,而许多不愿考证、或无钱考证、或智力开启较晚的无证书、少证书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则将根本无法进入名校、重点学校视线之内,从而可能使大批实际上真正优秀的苗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是名、重点学校为争取升学率而制造的一种教育不公平,这种“考证教育”,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创造精神的开启开发是极端有害的,教育部门若不刹住这股歪风,将贻害孩子、贻害民族。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