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听公开课,回来后总感觉心里怪怪的,有种不舒服的感觉。想想授课老师的授课效果,各个方面觉得也很好,教态自然得体,语言流畅自如,结构条理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听课人公认的好课。我也觉得课是上的不错,但在课堂上有一个被人忽视的细节,让我不能忘记。由于老师的精心设计,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每提问一个问题,孩子们都积极踊跃的举手回答,尤其是聪明活泼的张佳宁。每次都是高高举起小手,嘴里不停的喊:“老师,我,我。”刚开始,老师连续提问了他两个问题,回答当然不会给老师丢脸的,是叫人满意的,毕竟他在同龄人中是那种见多识广的。但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这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责任,在提问第三个问题时,张佳宁还是像刚才那样积极,更确切的说是比刚才更积极了,那种欲欲跃试的心理使他都不自觉地站立了起来。因为前两个问题的回答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而老师走到他跟前,没有说话,把他高高举起的小手摁下去,示意他坐下。随即提问了另一个学生。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看似不经意的。但在这堂课剩下的时间里张佳宁再也没举过手,甚至是一直低着头。就是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觉得这堂课美中不足。

众所周知,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要讲究方法,我们在照顾全体学生的同时也不要伤害到个别学生。因为老师有意无意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打消了孩子的积极性,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比如以上情况,老师可以说:“小朋友们都知道张佳宁很聪明,他知道答案的,让他当小老师,提问一个学生好不好?”这样既保护了张佳宁的自尊不受伤害,又能照顾了其他小朋友。愿我们教育者做生活的有心人,谨小慎微,把对孩子的师源性伤害降到最低点。

(巨鹿县直二幼 夏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