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智慧的火花,一切发明皆来源于创造。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应从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观察力是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基础,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指出的那样,“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思维的前哨,是启动思维的按钮。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人类的认识活动,无论对宇宙天体,人类社会,自然生物,或者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均体现为一种认识过程。而这一过程的起源与观察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相关联系,这是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最初总是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物体的颜色、形状、空间位置、时间变化,从而发现与其它事物的联系。观察是一种最基本、较为持久的感知觉,是一切思维创造的基点。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首先应从各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一、利用家庭环境诱发孩子的观察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可有意识创设各种有利于孩子观察的情境与机会。如电视放不出图像,让孩子亲自看看,插头是否插好?碟带是否放入?客人来了,家里人各自采用怎样的行动招待客人?等等。让孩子不断得到观察的锻炼。

二、利用孩子好奇心, 让孩子观察感兴趣的事物,提高观察力。

孩子好奇心、求知欲强,家长要积极保护和利用,引导孩子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孩子一般喜欢观察活的动的物体,如小鸡吃米、小猫玩球、小狗打架、小金鱼游泳等,不喜欢观察静的东西;喜欢观察颜色鲜艳的东西,如孔雀开屏、花园里的鲜花等,不喜欢看颜色单调的水墨画;喜欢看大而清晰的物体图像,不喜欢看小而模糊的东西;位置明显的物体容易被观察,如墙上挂的、桌上摆的、床上放的、身上穿的……位置不明显的,容易被忽略;物体的开头容易被观察,其他特征容易被忽略,如一堆物品中,孩子容易将形状相同的物品归为一类;差别大的物体容易被观察出来,差别小的物体,常常观察不到。

三、利用孩子多种器官活动进行观察,增强观察效果。

在观察中,家长最好让孩子的多种感觉器官参加活动: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尝尝、做做、亲自实际操作,以增强观察效果。比如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口尝,从而获得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也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去,认识大千世界,亲眼看看破土而出的各种各样的禾苗与小草;亲耳听听优美动听的蝉鸣鸟叫;亲手摸摸饱满飘香的麦粒谷穗;亲口尝尝凉而爽口的雪花冰块,从而认识春夏秋冬四季;听一听,水流声和鸟叫声有什么不同? 做一做,种些花草树木、养些小动物;家长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幼芽怎样破土?花蕾怎样结果?虫儿怎样吃?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