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逼幼儿背乘法口诀

在各大视频网站和论坛上,有一段名为“3乘5太难了,急哭小萝莉”的5分钟左右视频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这是一位年轻的母亲拍摄的一个大约5岁的小女孩在背乘法口诀的视频。孩子在背到3乘5时多次卡壳,只记得等于35。母亲不停地训斥孩子,厉声厉气地命令孩子重复背诵,直到孩子能正确背诵出来为止。父亲也在旁边帮腔指责孩子要努力“背住”、“记住”。只见小女孩泪眼汪汪,一边背一边哭诉:“太难了!”即便在无奈的抗争哭泣中,小女孩“愤怒背诵”的样子依然很可爱,甚至连强势的母亲也忍俊不禁。

这段约5分钟的视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留言中可以看出网友的四种态度:一是持批判态度,谴责父母填鸭式教育,反对死记硬背,这类评价最多;二是持娱乐态度,觉得孩子很可爱,很“萌”,频繁看到“乐翻了”、“笑抽了”、“笑喷了”等词语,这类评价较多;三是持同情态度,小姑娘的遭遇让很多人有了同病相怜的回忆,这类评价不少;四是持理解态度,认为社会竞争激烈,应试教育制度下父母也是迫不得已,这类评价较少。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的。然而,在现实中却普遍存在很多类似“3乘5太难了,急哭小萝莉”的过度追求知识容量的本末倒置现象。

粗暴的方法会让孩子对数学望而生畏

视频中的家长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把教育孩子当作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考虑孩子能否理解知识点,只是一味地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方法机械背诵。很多网友用“可怜”、“心痛"、“悲哀”来表达对该家长教育方法的不满。也有不少网友感同身受地回忆自己学乘法口诀时“横着背,竖着背,倒着背”的痛苦经历。也有部分网友通过国际比较,从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大声疾呼改革这种中国式的教育。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王元先生曾感叹说:“我们中国有这么多数学竞赛的金牌,可怎么就没有出现帕尔曼与陶哲轩这类伟大的数学人物呢?我们国家不仅没有这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即便是普通的数学人才也不多。出现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就是我们喜欢揠苗助长!”对于植物,拔苗助长的栽培方法会导致枯萎死亡;对于儿童,不求甚解、急于求成的灌输式教育,同样会引发孩子在学习领域的早衰。显然,这个小女孩的智商以及数学能力并不差,但她将来能否在数学领域有所造诣呢?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个小女孩在哭泣中多次喊“太难了”,说明她对数学产生了恐惧。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会导致孩子对数学望而生畏,这也是为什么高考之后很多学生撕书、卖书、扔书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兴趣爱好作为持久内在动力,是很难培养出卓越数学人物的。

学前数学教育具有启蒙性质,主要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具有“数学家之王”美称的高斯,幼时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激励着他顽强地攀登数学的高峰。知识的获得往往以牺牲儿童的数学兴趣为代价,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视频中,家长采用的机械记忆方法只会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兴趣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游戏的基础之上。学前期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过渡。数学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材料,让孩子在游戏的快乐中成长。

“小学化”教育让孩子难以承受成长之痛

很多网友指责视频中的父母过于严厉,甚至质疑孩子是否亲生。逼迫孩子掌握乘法口诀的急切行为,反映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躁心态。不能说视频中的父母不爱孩子,天下父母对子女成长都有美好的愿望,只是视频中的家长要求过高。小女孩处于学前期,却在努力背诵小学二年级才学的乘法口诀,显然严重超速。这绝非个案,只是冰山一角。

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求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但屡禁不止。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爱之深、责之切的动机可以理解,但过高的期望值强加在孩子身上往往欲速则不达。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是慢的艺术、等待的艺术,要在成人的引导下积极“慢长”。合理的期望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但过犹不及,过高的期望只会徒增学习的难度和压力,导致孩子学习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烦躁、情绪不稳定等现象,视频中的孩子背诵乘法口诀时嚎啕大哭、激烈抗拒就是例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的孩子能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能够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并没有要求幼儿会背乘法口诀。视频中父母的要求,明显超过了5岁孩子的承受能力,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是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尊重儿童权利还给孩子快乐的童年

“童年”在成人的世界往往是以概念化的形式出现的,丧失了其本真的生命状态。“成人本位”、“知识本位”的教育观正在侵蚀孩子的童年。一些人总是按照成人事先设定好的模式去施加影响,强迫孩子以牺牲今天的幸福来为未来做准备,正如视频中的家长漠视孩子的哭泣而把孩子看作任意填充知识的容器一样。背完了乘法口诀可能还有更难的知识在等待这个小女孩,她的童年势必充斥着知识记忆的强迫与痛苦。教育家卢梭认为,用成人的标准苛求孩子,压抑儿童天性的做法只会打乱大自然的次序,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教育的过程是一种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将来生活的准备。童年应是多彩、甜蜜、神奇的,正如王蒙在他的小说中写的:“童年的快乐是不可逾越的高峰。”

孩子童年的过早消逝,除了与社会日益竞争激烈有关,更与人们儿童权利意识薄弱紧密相联。视频中的小女孩尽管在抗争,但是哗哗的眼泪又表明了她的无助,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她显然处于被压迫的弱势地位。很多家长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打着“玉不琢不成器”的名义肆意践踏孩子的权利。儿童作为一个自然生命体的存在,我们不能因为其软弱而漠视对儿童权利的尊重。杜威曾指出:“我们不能强加给儿童什么东西,或迫使他们做什么事情。忽视这个事实,就是歪曲和曲解人的本性。”对儿童权利最安全的庇护不在于公开签署各类文件,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真正地将“尊重儿童权利”这一教育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教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