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涂鸦》《煎饼弟弟写给米糕哥哥的信》和《四季歌》等童话诗,最欣赏它们精巧的构思、意象的繁复,交叉重叠的色彩和感觉,让读者时有阅读的惊奇感。《孩子,我想抱抱你》是诗人去年夏天流着泪为汶川地震中罹难的孩子写的,作为抒情诗,它的情感尤为真切,那种女性的温柔和母性的爱意浓浓流溢,格外震撼人心。诗人以深情倾诉的方式,表达了对罹难的灾区孩子“小仙女”的爱和怀念以及祝福。

我特别欣赏《洞洞里的蚂蚁》《狂欢节,女王一岁了》和《在一本书里旅行》等童话诗。《洞洞里的蚂蚁》显然是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角来书写的,“这么多的蚂蚁/真是有趣/说不定/把我的小板凳/当成了什么著名的风景区/看样子还要列队/齐步——/爬”,想象得出来,这是一个孩子趴在地上,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小小的蚂蚁,欣赏着这些小小的生命从洞里爬出来,然后在原野里旅行;我们也能感受得到,孩子用好奇的心触摸大自然世界时所产生的快乐与满足。《狂欢节,女王一岁了》这首诗,诗人想象了一个“米高”的形象,她是一只小蚂蚁,但读者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幼小的女孩,还可能是其他自然的生命,无论如何,一个小小的生命在接受着小蚂蚁们友谊、爱与祝福——这是孩子发现的、非常令人羡慕的童话世界。《在一本书里旅行》也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童话诗,诗人把书本幻化为一个童话世界,把书本里的文字和符号想象为童话里的形象,于是一本书,就成了一个主客不分、色彩缤纷、充满奇趣的美好世界。

读萧萍的童诗,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有着抒情主体的强烈介入,这种抒情方式,最大优势就是读者很容易进入诗的情景和氛围,由欣赏者转化为诗歌情境中的角色,甚至成为童话里的形象。这无疑拉近了读者与诗的距离,增强了诗歌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但过于强烈的主体介入,也可能削弱有距离的审美效果,诗的象征性意蕴减少。这一点,当然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萧萍是女性诗人,女性的意识和感性王国的建构方式与男性诗人是不同的。一句话,《狂欢节,女王一岁了》是富有奇趣美和童话美的诗集,它引领读者进入到一个纯真的童心世界。

萧萍出版了不少儿童故事、小说和童话,也写了不少童诗。她是大学教授,从事戏剧和翻译工作,还写过一些儿童文学评论。但我更愿意把她当作一位优秀的诗人,一位内心很透彻的女诗人。最近推出的《狂欢节,女王一岁了》是她的第一部童诗集。这部集子收入了萧萍近年来创作的16首长诗。多为童话诗,也有部分抒情诗。给我的总体感受是唯美、轻灵,富有生命气息和童话色彩,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儿童诗艺术的把握能力和对童心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