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学生安全,大的,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国家法律;细的,有教育部的三申五令,还有不断开展的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可是仍然事故不断,说到底,还是认识问题,有关部门和学校抱有侥幸心理乃至糊涂认识。

中小学生的安全,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是民生重中之重,为全社会所高度关注。我们要从每一个细节抓起,从每一个漏洞补起,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法规为孩子们编织安全网。

加强孩子交通安全,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的事。

美国和加拿大,也有校车,号称“黄色移动堡垒”,坚固厚实车头像卡车,侧面像公共汽车,全身呈警告黄色。车子拥有交通特权,车头车尾布满大灯,跟在它后面的车都特别小心。美、加的交通规则做出了一些特别规定,驾车者在遇到“校车”时必须敬而远之,比如,只要校车停在路边上下乘客,它身后、身边以至对面车道上的车辆就一定要停驶(防止有孩子突然一时兴起穿越马路),而且要保持距离;校车不动,其它所有车辆就不能动。社会各界都认识到校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安全重要性,校车司机也都是安全驾驶多年无差错的“功勋司机”。

12月23日下午,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中心幼儿园一辆面包车,在送10名幼儿放学回家的途中,突然失控,撞断一座桥的护栏后,坠入河中。幸亏住在附近的村民迅速赶到,救出了10名孩子,避免了悲剧。经查,包括这辆撞桥车子在内的当地30多辆“校车”,都没有营运资质,而且时常超载,安全状况非常让人担忧。

其实,盐都区这种情况还不是最糟的。各地“校车”中有已经报废的中巴车,有农用改装车,还有电瓶改装车。央视便曾报道,在吉林白城的郊区,孩子们坐一种由毛驴拉的车上学,当地人把这种驴车叫做“驴的”。那画面真叫人心酸和担忧,21个孩子挤缩在一个小毛驴拉的“加宽板车”上,歪歪倒倒、抖抖呵呵地在公路上与呼啸而过的汽车并行,孩子每天要在寒冷的“驴的”上呆3个小时。

孩子的交通安全隐患,不仅农村有,城市也随处可见,比如,起交通警示作用的“小黄帽”,现在孩子们早已不戴了,学校和交警也没有要求了;尽管现在私家车多了,但仍有许多孩子上学回家要独自跋涉,平均每天要“穿过十几个红灯”的中小学生大有人在。在全国近2万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学生中,交通事故已占到 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