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还是对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念,应用新型的教育评价方法,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改革,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在发展上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课堂,如何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呢?教学中的交流式课堂评价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课堂上,教师用充满爱心、饱含真诚的声音,和学生们互动交流;用智慧的语言、适时的点评启迪学生的心智,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魅力,充满勃勃生机。这样的课堂,就像我们的社会,有爱,才能有效地交流,才能构建出和谐。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如下七个方面着力,不断锤炼课堂评价语。

一、评价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是以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自实施新课改以来,“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仍然“置学生的主体性于不顾”。常见的诸如“他读得真棒!请大家掌声鼓励!”“他的发言真精彩!大家说对不对?”等等。在这些评价语中,评价的主体依然是教师,至于学生的感受、理解与判断都是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是”教师之所“是”“,非”教师之所“非”。其实,如果教师有分享意识,有学生权利意识,他们的评价语就不会是这般风景。他们会引导学生自评,如“你觉得自己读得怎样?”;他们会引导学生互评,如“大家评评他读得怎样?”,而不是不容分说地把自己的判断告知学生。在课堂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意味着教师心中时时刻刻要有活生生的学生个体,他们要积极关注、仔细倾听、认真观察学生,保持与学生目光的亲切接触,随时随地与学生作心灵的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信地站起来,有尊严地坐下来”。

二、评价语要充满关爱和鼓励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鼓励的目光、尊重的话语、真诚的期待、温馨的微笑去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呵护学生心灵的成长,然后静听“花开的声音”。中外教育家都极力主张,教师通过鼓励来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抑制或消退其不良行为。他们发现教学效果好与教学效果差的老师在对学生反馈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前者比后者肯定正确答案(或学生答错也予以情绪激励)的情况多得多。心理学家还认为良好的情绪能促进个体智能的发展,这时人的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学习效率高;而情绪低落时则思维迟钝,记忆困难,学习效率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正确的答案、良好的表现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一般是不成问题的;困难的是,在学生表现不理想,答案离标准甚远时,该怎样坚持以鼓励为主。对此我以为,首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我曾听一位老教师谈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默词得了70分,全班同学都认为应该批评他,而教师说:“他这次得了70分,可他上次才得了60分,一下子提高了10分,这是多大的进步啊!我看凭这一点就应该表扬。而且我相信下次默词他准能得80分。” 这位学生感动的哭了。这样的评价,客观地把学生的过去和现在作比较,进行了表扬并提出了殷切而且可以实现的希望,学生能不感动吗?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的回答可能离标准甚远,但他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口齿清楚、站相好、语句比较完整……教师就可以从这些方面予以鼓励:你回答问题声音真响亮;你回答问题很完整;听你那银铃般的声音是一种享受……诚然,以鼓励为主,并不意味着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一味地表扬鼓励,没有否定,不提要求,也无助于学生的进步。在教学中我常常作这样的评价:某某同学虽然没答对,但我相信只要他再仔细想一想刚刚我们学过的知识,一定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你愿意再来试一试吗?这样评价,先否定学生的答案,接着指出途径,寄予希望,最后还不忘再给予获取成功的机会。如一个学生读《卧薪尝胆》一文,读得很不流畅,加字、漏字时有发生。我抚摸着他的肩,说:要是你是越王勾践,我看想你绝不可能完成使命。明天,再请你读课文,你可得当个卧薪尝胆的勾践啊!”在谈笑中,既婉转地批评了学生,又提出了要求,激发了学生读好课文的愿望。

三、评价语要真诚

有效的课堂评价应该是真诚的,真诚的评价应该是发自教师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而不是虚伪、敷衍和做作。只有真诚的评价,才能贴近学生,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如在讲授《狼和小羊》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模仿狼的神情及其说话时的语气,有一个学生表演得非常出色。我给予他这样的评价:你模仿得像极了,从你的朗读和脸上丰富的表情中,我好像真的见到了一只蛮不讲理的大灰狼。有了老师的引导和激励,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更高了,每个人都绘声绘色地读着、比着。又如,在讲授《游子吟》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引导学生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一位学生深情地说“:妈妈,小时候我曾恨过你。我练二胡时,只要稍微有些偷懒,有点马虎,你就严厉地责备我,现在我才明白你的苦心。正因为你的严格要求,我才能在全国的小学生器乐比赛中获得二胡组的金奖。”此时我再做适时的点评:“听了你的叙说,我为你妈妈有这样一个女儿感到骄傲。我想,如果你妈妈听到你的心声,眼睛一定会湿润的。”在以上课例中,学生根据平日的观察和自己的感悟,做出了内心的真情陈述,教师也回应以精彩真诚的即时评价,师生之间由此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四、评价语要丰富多彩

评价的语言要丰富,要给学生以新鲜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就赞叹语而言,也不能一成不变。课堂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人生及价值无限可能的自由探索。教师之于学生的全部职责就在于启发、点拨与诱导。教师要善于应用评价语激活课堂生活:在学生无精打采时,以赞赏来振奋他们的精神;在学生陷入思维的困境时,以妙语善导,使之豁然开朗;在学生陷入沉寂的僵局时,以智慧来点燃思想的火炬……精妙的评价语可以使课堂生活从平淡走向生动,从贫乏走向丰富,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肤浅走向深刻。当学生朗读得十分出色时,教师可充满激情地这样评价:你读得真精彩,请你把这句话再读一遍,让大家都跟你学。”“到现在为止,你读得最棒!”“你读得比老师还要好,祝贺你!”“你读得声情并茂,老师和同学们也感动了。”“你读得真投入,你的朗读让我们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月亮湾!”等等,在教师真诚的赞美中,成功的喜悦一定会涨涌满他的心房。有时,还可以用体态语言来给予评价:摸摸他的小脑袋,翘翘大拇指,鼓鼓掌,发自内心的微笑连连点头,一点点的激励都会让学生不断探索,努力创新。

五、评价语要富于幽默和情趣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可以说,课堂上的幽默是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才能长期积累的结果。幽默诙谐的评价语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教学进程,使教学信息的传导风趣而高雅。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小稻秧脱险记》的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读好“有气没力”一词的。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

生:(声音洪亮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你没完。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

生(小声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有气没力”。

于老师用自己充满幽默的评价语非常巧妙地把指导朗读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获得了整体效果。可见,幽默生动的评价语言在令人发笑的同时,给人启发令人难以忘怀,这就是所谓的“笑中有得”吧。再者,这样的评价语也有利于调节紧张、沉闷的课堂氛围,促使心灵之间和谐沟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六、评价语要有针对性

虽然肯定与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喜悦,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骄傲情绪。曾听过一节语文公开课!课堂上老师的激励性评语可谓热情洋溢。这位老师上的是“四季”一课!当学生结结巴巴读完第一段时,老师随即表扬:“你读得真好!”读完四个季节后,老师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生答:“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老师听了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就像个大帽子,扣在谁头上都行。像第一个学生,他结巴很长时间才读完“春”这一段,教师还表扬他读得真好,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不恰当的。这个孩子克服困难,认真读书的过程才是真正值得表扬的!再看第二个学生,其实这个学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仅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季节,还道出了喜欢的理由!教师应及时指出“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但说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还告诉了大家喜欢的理由,让我们听得更明白了!”这样有针对性的评价才是真正着眼于孩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点拨其余孩子都来学习这种说话方式。可上述案例中!由于教师没有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学生也就错失了一次次扬长避短的机会。

七、评价语要因人而异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这也就注定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学生基础、性格、智力等存在着差异,同样的评价对这个学生是合适的,但却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学生。比如,教师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评价如果都是“你真棒”、“真不错”,激励作用就会大大降低。笔者建议,对“优等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要以竞争性评价为主,不能过多过滥地夸奖。如当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读完《长征组歌》后,教师评价道:“这是一个深沉的毛泽东,谁能将情感再外露一些?”学生立即意会,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教师带头给学生送去掌声。对“中等生”,既要揭示其不足,又要为其指明努力的方向,宜采用激励性评价。如教师对一位“中等生”的朗读是这样评价的“: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顿,就更好了。”对待“学困生”则要多加赏识,要有耐心和爱心,要善于“沙里淘金”,不能冷漠甚至放弃。对于“学困生”,我们可以这样评价“:字音读得准,句子还可以读得再连贯一些。再练一练,老师相信你能做到。”正是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有了更高的标准,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扬长避短,所以很快就有了进步。

评价语是与学生智慧的交流,是凝结教师智慧的语言。有时候,真诚、灵动、智慧的课堂教学评价语真是魅力无穷,不要小看那一次握手,二三句妙语,用得巧,用得妙不但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精彩纷呈,更让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甚至终身难忘。精彩的教学评价语是离不开教师精湛而厚实的功底支撑的,要想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学生的思维中间,成为学生前进的领航人,还需要我们不断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