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阐述

所谓跟进式,在行为上有“去”的含义,指从施动者指向受动者,灵活根据事物或事件的变化发展顺序所进行和调整的行为,强调时效性、主动性、针对性、全面性、互动性、可持续性。

所谓跟进式区域,是指在区域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发展需求,不断跟进区域材料和区域指导行为的过程。

跟进具体可分为材料的跟进和指导行为的跟进。其中材料的跟进是物质的跟进,指导行为的跟进是意识与行为的跟进,两者兼具可以促进整个区域互助式跟进。

二、区域材料“多元性跟进”和“转变式跟进”

区域的重要角色是“材料”,“材料”扮演着“第二”老师的角色,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图式的,所以材料的初次投放与改进投放就显得至关重要。但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老师对材料的投放所持有的态度常常是投放时“满腔热情”,一气呵成,投放后一沉不变、热情退去,即便是对材料的提供有动态性认识的老师们,在活动中也常常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观念与行动往往脱节。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调整和更进策略很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对区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让区域材料呈现“多元性跟进”和“转变式更进”,以便达到物尽其用,让材料体现效益,让幼儿收获效益。

(一)区域材料“多元性跟进”激活幼儿思维

1、材料一元,玩法多元

2、材料多元,玩法多元(多元*多元的效应)

区域活动中所提供的材料呈现丰富和多彩局面的话,玩法也将出现多元效应,这就是“乘”的叠加效应。多元的材料往往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孩子们的探究中也将呈现多元的玩法。如在建构区的北京天安门中,我们原先给孩子提供的都是大块的积木,在区域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发现了用体积相对较大的积木所形成的建筑一方面在形态上不像北京天安门,另一方面在挑战性上无法满足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需要。于是在大家的共同建议下,投放的材料发生了改变,有牛奶盒、体积较小的积木等废旧材料的组合。在又一次的区域活动中,我们发现虽然所提供的材料能满足幼儿建构的兴趣了,但是在逼真性方面又有所欠缺,于是我们又将目标锁定到了颜色变幻上,大面积投放红色建构材料搭建仿真天安门。一次一次的活动开展,我们的区域材料投放都在不断地更进,从不完善慢慢地趋于了完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