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活动中促进儿童主体性的发展

在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中,儿童总是活动的主体,那么是么是儿童的主体性呢?儿童的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参与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征和属性。它包括整体性、独特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五个方面内容。

幼儿的整体性是指幼儿是一个身心俱全的、智力和非智力都在发展的人,这使得我们不仅要要重视幼儿的保育工作,而且要重视幼儿的教育工作;不仅要重视幼儿智力开发,而且也不能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幼儿应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幼儿独特性是指每一个幼儿有其独特的个性,它们有各自的需要,有各自的好恶,有各自的情感世界。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尽量为每个幼儿设计他们各自发展的教学计划,促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幼儿的选择性是指幼儿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要求、爱好,对活动做出选择的权利和能力。要发挥幼儿的选择性,就应该尊重幼儿选择的权利,承认幼儿有选择的能力,同时创造可供幼儿选择的环境和机会,鼓励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

幼儿的能动性是指幼儿在外界事物发生关系时,积极的主动地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幼儿教师不应该把幼儿看成消极的、被动的接收者,而应提供各种条件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激发其探索的兴趣与热情,使幼儿的自主与外界发生作用,从而主动地形成自己的认知机构。

幼儿的创造性指幼儿在外界相互作用时,对原有事物的更新。这种更新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更新,只是相对于幼儿原有的认知而言。幼儿的这种创新可能没有社会价值,但却是真正创新的萌芽。

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性是人类的特征,是人类超越其他动物,成为万物之灵并不断获得发展的根本特征与原因。一个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获得均衡发展,但是主体性却是人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内容,是全面发展或身心和谐发展的核心特征。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儿童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儿童对教育者及学习内容地选择。儿童可以对教育者的讲授选择排气,可以对教育讲授的内容根据自己是否有时间、精力、兴趣,根据自己的简单的价值判断进行选择,从而表现自己的主体性。如、在开展“蝴蝶”的活动中,孩子们自己收集信息、查找资料,了解关于蝴蝶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如、“蝴蝶是怎样来的”“蝴蝶与人类的关系?”“蝴蝶有什么不好之处”等等。他们经过讨论,自己找出答案,在讨论中,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理解、沟通,提到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孩子的讨论气氛越来越热烈,问题也源源不断,促进了孩子的积极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的探索的兴趣,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体现。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