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学生们在网上袒露的几乎都是真实姓名,有的还对网友公开自己的学校、年级、年龄、电子信箱,甚至家里的电话号码。他们认为这很正常,交朋友就应该说真话,他们不相信网友会骗他们。比如,一位高一女生放暑假后她经常去网吧上网聊天,认识了不少网友,在网上聊得很开心,常常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有一个星期,她一下约见了3位网友,一位是在校大学生,一位是社会青年,还有一位是已婚男人。已婚男人约她去他家见面,她就去了。问她怕不怕,她说开始有点怕,后来还是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去了,见了面很失望,聊了一会儿她就走了。她说那个网友在网上说他虽然长得又高又瘦,却很英俊潇洒,而且网上聊天时也很幽默风趣,可是见了面却见那人又矮又胖,连说话都不利索。问她还会不会跟网友见面,她说:"看吧,如果有谁挑起了我的好奇心,也许还会去。"

以这种心态上网,结识网友,往往使他们处于受伤害的境地,一次次的中学生被"网友"伤害的案例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当然这不能排除良知和温情的存在,但是毕竟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中学生不善于识别善恶,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那种事情轮不到自己身上,那么他们很可能受到伤害。

虽然一次次的中学生被"网友"伤害的案例屡屡发生,他们应当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学会自我保护,然而也是在8月份,《中国青年报》的同一栏目以显著的位置刊登了一篇标题为"青少年自护教育为何叫好不卖座?"的文章,这表明目前的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薄弱。

据介绍,自1999年8月10日团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工作推进会以来,虽然受到社会的一片叫好,但是却没有多少学生来参与,这当然有学校的原因,但是中学生本人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青年报》报道,武汉市41中初一女生袁某,瞒着父母出去约见网友,一直下落不明。8月10日,武汉市一位叫梅子的女中学生被网友骗到住处奸污。梅子遭强暴后自杀未遂,罪犯被抓获归案……

当前,在一些文化比较开放的大中城市里,许多中学生或在网吧中,或在家中上网。他们很少是上网查信息和资料,更多是在网上聊天,寻求安慰,或者打游戏寻求刺激。

据分析,中学生沉溺网上聊天,首先是因为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生活单调。一位中学生说,学习生活枯燥无味,跟父母又很少交流,上网跟网友聊聊天,谈一些轻松的话题,能使自己得到放松,而且在网上还可以毫无顾忌地跟网友谈一些平时跟家长和老师不愿谈、不能谈的话。

有关人士指出,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个时期的他们渴望友谊和交流,网上聊天给了他们倾诉的空间和对象。但是网上也有陷阱,对于这些天真单纯、涉世不深的中学生,特别是一些爱幻想、充满了好奇心的女孩子来说,稍不留神,也许就会掉进网友设好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