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追求完美的课堂,然而在课堂上,学生、老师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面对这些错误,有些老师也许会束手无策,也许会很不情愿地回避。其实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机智、巧妙地对这些错误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控制,那么,很多时候,错误也会摇身一变,变成一种美丽的教学资源。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抓住这些难得的错误,对症下药,突破性的让学生认识到错误所在,更利于学生自诊自治,提高其对错误的免疫力。

一、预设错误,加深印象

教学几年来,发现不少学生总是容易写错一些字,有些本来是很明显的错误,可学生却总是意识不到。我想这跟传统的生字教学有很大的关系吧,所以现在每次遇到比较容易出错的生字时,我总是一改以前的读一读,写一写的教学方法,总是故意的出现一点错误,让学生发现它,并改正它。例如:在教学“再接再厉”时,我故意把 “厉”写成了“鼓励”的“励”。然后敲敲黑板说:“看清楚啊,千万别把‘励’写错了啊!”学生惊讶地急忙看看书,又看看黑板,很大声地说:“老师,您写错了,‘厉’应该是没有力刀旁的!”“哦?不是吧!我怎么会写错?我可是照着书写的呀!我看看。”我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看看书,很不情愿的在旁边写上正确的字。然后问道:“那我们该怎样才不会将‘励’‘ 厉’弄混呢?”“这里的‘厉’的意思是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就是这小小的举动,让学生加深了印象。我想以后学生在写这个词时肯定会记得老师曾经出现的错误。

生字教学如此,对于易错读、词意易混淆或字词易调换的阅读教学,我们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如教学《林海》一课,在朗读描写课文第二自然:“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不大一样……”“错了,是大不一样!”几个同学急急地纠正。

“‘不大一样’和‘大不一样’有区别吗?”我问。

“差好多呢!‘不大一样’是比较接近,差别不大;而‘大不一样’是根本就不一样,差别很大的意思。”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