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每个学校门口都有很多方便学生购买学习用品、玩具的小商店。这些小店大多数生意兴隆,你想啊,作为主要客源的学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人流量上都是很可观的!

我们学校门口就有一家这样的小店。这家小店每天在上午、下午的放学、上学的时候生意最火,这几个时间段,学生们都是潮水般地涌进小店,几个平方米的空间被挤得水泄不通,即便如此,也还是有许多人想挤进去买东西。我想,他生意好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学校门口只有这一家店是最近的,二是它有一扇后门直通肥西路,学生从中通过,免了绕路之苦,所以它几乎垄断了整个附中附小的客源。

要是其他老板,恐怕嘴都要咧到耳朵根儿了,可这个店里的三个老板不仅不笑,还装作总裁,耍威风,以很不耐烦的态度往外挥挥手说:“要买就买,不买拉倒,赶紧走人啊!”有一次,我妈来接我。想从他们这边过一下,可小店里那个奶奶(可能是老板娘)偏不让过,直到我妈买了一根火腿肠,才获得“准入证”。唉,这还真有点儿像“此屋是我待,此店是我开,要打此处过,留下买路财”的一霸啊!

虽然他们的态度令人非常反感,但还是凭着“霸主”地位存活了好多年。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好运不可能总是降临在一个人的头上——自从上次学校另辟新门后,临着小店的校门便被“禁止通行”。这样一来,平时络绎不绝的小店现在是门可罗雀,八竿子打不着人。那小店老板现在恐怕也神气不起来了。

从那以后,小店老板们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比如说,以前,徐国礼为了不翻墙过去,想让老板把改正带送过来,可那老板还想摆架子,偏不送,还大声吼道:“要买自己过来,我们不可能送过去!”可现在,我们要买什么东西,只需要在窗口喊一声,他便会很快把东西送来,说话声音也升级成了“温柔版”。还有,以前他们时不时“耍拽”的“黄金通道”,现在,都巴不得你能进来看看。

现在才醒悟,是不是有些晚呢?真有点鼠目寸光。做生意应该及时发现可能会来的变化,并及时去想解决的办法。可他们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里的“哼哼”一样,死守着“奶酪山”,直到奶酪吃完了,便开始抓狂!却不知道像“唧唧”一样去变通,去提前想办法应对,但,这还不是这个小店失败的主要原因。

像五十中门口的学林苑书店,不仅服务态度好、品种齐全,而且营业员的专业技术也很了得:每次我一进店,热情的招呼声就不绝于耳,不管问到哪本书,他(她)们都能在一片“书海”当中迅速地找到,所以它虽然离我家有些远,但我还是喜欢光顾。

看来,一家店的经营好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缺一不可。在这里奉劝所有的生意人:目光长远,潜心经营,才可以“财源滚滚来”啊!

作者:pi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