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造鼓励幼儿创造的氛围,让幼儿体验绘画时的激动与成功时的快乐 。

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造意识和创造行为的氛围,最基本的要求是降低幼儿的焦虑程度。可以说,有安全感和自由感的儿童,才可能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儿童。为此,教师要少对幼儿说“不”。“不”字当头,容易产生消极的环境气氛。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正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发展他们,不去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我们应多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容忍、多欣赏,要多给幼儿自主、自由的机会,营造出积极的环境气氛──鼓励幼儿创造的气氛。要营造这样的气氛,教师还要特别能容忍一定程度的紊乱。因为幼儿被吸引到某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中时,他们常常表现出手忙脚乱,很难做到整洁。教师如果对此进行干预,硬让他们保持整洁,很可能会扰乱幼儿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在美术活动中,我善于发现儿童细微的变化,并用言语、动作对他们的进步表示肯定,让孩子在这小小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如孩子刚从小班升到中班时,对图像表现不太会,画人常常是手和脚全画在头上,我称他们为“蝌蚪人”。但通过几次活动,有的幼儿发现了人有身体,能把物和脚分解到身体上,虽然位置不一定正确,但我看见了就马上会肯定他:“你真能干,会给小朋友穿新衣了。”幼儿马上意识到自己成功了,大大增强了信心。在以后的活动中逐步把人物的细微表现得更加正确形象了。在活动中,不管孩子会画不会画,也不管他们画得好不好,我总是给予他们亲切、耐心的指导,让孩子有一种爱的感情体验,从而激发孩子绘画的兴趣。记得有个叫亿凡的孩子,由于动手能力弱些,对绘画活动比较害怕,常常不知如何下笔开始。有一次我们画猫,亿凡一反常态,非常形象地画出了猫的基本特征,并大声告诉我:“老师,我家就有一只大花猫。”抓住时机,我把他的画在讲评中做了特别介绍,使他一下子获得了成功。之后,他对绘画产生了兴趣,画的东西越来越多。

幼儿是好动的,他们的思维在行动中发展,因此和谐的活动气氛能使幼儿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使绘画达到最佳效果。在平时画画中,我并不强求安静画画。有一次,我让幼儿学画飞机,画着画着一个男孩嘴里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好像在开飞机。又有一次幼儿学画蝴蝶与小花,我把作画地点放在室外,小朋友画画看看,非常高兴,全身心沉浸在创作的激动中。对幼儿一面画画,一面随意交谈,自由表现,我从不加以制止,只是扮演一个观察者,当他们有困难时给予支持与帮助,这种帮助虽然只是一些启发性的语言,但对幼儿似乎更多的是一系列的选择。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发现自己成功时,才能建立他们画画的自信心,兴趣才会巩固,才会继续发展下去。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