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原因很复杂。由于鼻子是面部最突出的器官,受外伤的机会多,加上鼻腔的粘膜血管丰富,形成易出血区,故一旦碰伤就可发生鼻出血。另外,春、秋季节气候干燥,使鼻粘膜容易裂开而引起出血。也常由于挖鼻孔或鼻部疾病如慢性鼻炎、鼻腔肿瘤等引起鼻出血。患有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上呼吸道感染、血液病以及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B2、维十素K等,都可引起鼻出血。所以,本病是一个重要的病证.有时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出血过多,就会出现贫血,虚脱等。但同时它又是某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的征兆,往往给我们一提示。中医学认为鼻出血是很多疾病的共有症状,引起的原因虽多,但其发病机理都属于气血逆乱,血不循经,脉络损伤,血溢于外等几种情况。常见症状为鼻中出血,反复发作,难以自止,多为一侧鼻孔发生,出血多的可从口中和另一个鼻孔同时流出,长期、大量出血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快而弱和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或坐位,家长以拇指指腹按压双侧迎香穴各1~3分钟。

(2)以拇指峰用力掐人中穴1~3分钟。

(3)以食指掐上星穴1分钟。

(4)以拇指按揉双侧合谷穴各1~3分钟。

2.随证加减

(1)风热犯沛型:症见鼻出血或涕中带血,口干咽痛,咳嗽少痰,发热恶风,头身疼痛,舌质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300次。

②按揉大椎、曲池穴各1分钟。

③掌擦背、腰、骶部1~3分钟。

(2)胃热炽盛型:症见鼻孔出血,色红量多,伴牙龈出血,口渴引饮,烦躁不安,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大肠00次,清胃经300次,退六腑200次。

②按揉双侧足三里穴各1~3分钟。

③推下七节骨300次。

(3)肝火上炎型:症见鼻孔出血,时发时止,伴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红目赤,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心经100次,清肝经200次。

②以指搓擦涌泉穴1~3分钟。

③按揉三阴交、太冲穴各1分钟。

(4)气血不足型:症见鼻孔出血,血色淡红,伴身疲乏力,头昏目眩,腰酸腿软,精神不振,纳差,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

②摩中脘2~5分钟。

③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①捏脊5~7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