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

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研究问题发展的历史,是问题的不断展开和深入的历史。就研究者本身而言,在自己研究领域内发现和提出一个有科学意义的问题,本身就是认识的成果。能否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能否进行高质量科研的关键,选题决定研究价值大小,决定研究的成功与否。正如杰出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个见地是深刻的,并告诉我们真正的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一) 发现问题的前提

发现问题(Problem)的首要前提是研究人员要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并保持经常的关注。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对头脑一片空白的人来说,问题往往与他擦肩而过,从事教育研究的人需要经常阅读教育方面的报纸、杂志,出席一些教育方面的学术会议,以便及时了解当前国内外教育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这既有助于研究者把握教育研究的时代脉搏又可以使研究者的头脑经常处于激活和开放状态。当然,阅读不限于教育科学领域信息,研究越深入,就越可能在涉猎其他领域时获得灵感与启示。

发现问题的另一重要前提是研究者具有好思索、不安于现状的性格。安于现状、把一切现存的都看成是合理的人,决不会有改革的意向和发现的冲动。尤其对那些不以研究为专职的中小学教师来说,容易被繁重的工作、琐碎的事物消磨掉理论兴趣和探索热情,所以他们要保持探索的精神需付出更大的意志努力。总之,实践只有对有好思索和善于思索的人才是创造之源。

(二) 发现问题的具体策略

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书中介绍了数种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现简述如下:

1、 怀疑的策略

怀疑是对已有结论、常规、习惯行为方式等的合理性作否定的或部分否定的判断,怀疑必然引起人对事物的从新审度,会在原以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

怀疑不是胡乱猜测,而是有依据的,作为怀疑依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事实与经验,二是逻辑。

作为怀疑根据的事实与经验,总是与现有结论或常规不一致甚至相 的。如在我国的教育学著作中,通常都无条件地承认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在现实中,我们也发现在青少年品德面貌发展的过程中,家庭背景、社会风气的作用很大,有时学校教育在他们面前显得十分苍白,远不是在起什么主导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对:“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一说提出一系列疑问:学校教育究竟能否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是在一切方面起主导作用还是在某些方面起主导作用?是在人发展过程的任何阶段都起主导作用,还是在某个阶段起主导作用?等等。

逻辑是检验理论合理性的有效工具,对理论的逻辑推敲可以从推敲概念,尤其是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做起。对于一时十分流行的概念也应仔细推敲。如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个概念来表述学校课堂教学内外的活动是否科学?它有什么价值?“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是否一对范畴?等等。通过怀疑发现问题的人,一般都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品质。正如爱因斯坦所描述的那样,他们对陈旧过时的观念往往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挑战的冲动,而且具有一种内心的精神上的自由。

通过怀疑提出的问题,经过研究后,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一种结果是部分或完全证实了研究者的怀疑,自然,这是令人兴奋和满意的结果。另一种与此相反,研究的结果证明研究者怀疑错了,这是令人扫兴和遗憾的结果。但是,研究者大可不必为此沮丧,甚至从此丧失怀疑的勇气。

2、 变换思考角度的策略

与怀疑不同,变换思考角度不是把思维的利剑指向原有的结论,而是从与得出原有结论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上来认识原有的研究对象,以形成关于对象的新认识。它需要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已有知识的影响,另辟蹊径。

思考角度的转换是多类型的。一类是在同一层次上的转换。从思考问题的一个方面转向另一方面,如历来抓学校工作,都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在教学中又把几门主要学科的教学放在第一位,音乐、体育、美术等所谓副科一向不被重视。另一角度的转换是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的。其中有的是从较抽象转化到较具体,如研究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问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停留在一般性目标问题的讨论上。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Benjamin S Bloom)把这个问题的研究推进到对知识与能力作出分类的具体水平上,并对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目标和操作目标也作出分类,提出了教学目标分类学的理论。也有的是从较具体的层次。如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对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就是一例,他努力用系统优化的理论作指导,寻找教学过程各因素、各阶段、各方面的最佳组合。第三种转换角度的类型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事物与事物之间,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结合部。这往往是人们容易忽视、但又有可能开发出新课题的地方。如前一段提出的幼儿园与小学、小学与中学、中学与大学各阶段的教育如何衔接等问题,就属于这一类型。第四种转换的类型是通过比较,这种比较可以是纵向的历史比较,如近代中国课程与现代中国课程的比较;也可以是横向的区域比较,如城市中等教育结构与农村中等教育结构的比较等,善于通过转换思考角度发现新问题的人,往往表现出具有灵活性和严密性等思维品质。

3、 类比与移植的策略

它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研究对象类比和借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发现本学科研究的新问题。这种思维策略的特点是从别的学科研究中获得启发,找到发现的“工具”。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7世纪完成的名著《大教学论》,就是在把教育现象与自然现象类比的基础上,根据自然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夸美纽斯的依据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成长遵循自然规律,教育是模仿自然的艺术,故教育应遵循自然规律。又如,把教育看作有机体,移植病理学原则,开展教育病理学研究等等。还有,人们发现教育具有系统的特点,因此可用系统论来从新认识教育现象,构建教育理论。以上种种说明,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通过移植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和与其他学科研究对象作类比而提出新问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善于用这种策略来发现问题的人,在思维品质上,往往表现为较强的迁移性和概括性。他们较善于发现表面看来不甚相近的事物间的相似之处,能在较抽象的层次上对它们进行概括、比较,从而为思维的由此及彼架起了桥梁。此外,这样的人一般知识面较宽。

4、 探究与体察的策略

前面说道的三种策略都与对事物的已有认识有关。探究与体察的思维策略则要求面向实际,从对现象的思考中提出新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附小的教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实验课——听读欣赏课。这种课的设计除吸取国外的暗示教学理论而外,还从附小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两件事情中受到启迪。一件是一位教师的侄女学语文的事。女孩还在幼儿园读大班的时候,父亲便经常在灯下给她讲《365夜》中的故事。孩子听得入迷,好多故事都能背,有时听完之后,还禁不住要翻开书看。父亲见女儿很想看书,就试着让她看着书上的文字听她读。不久,他发现女儿无意中识了不少字,就尝试着让女儿跟着自己读,有时遇到容易的地方,就让踏独自读。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女儿居然能独立阅读《365夜》上的故事了。另一件是他们在家访时,了解到家长经常播放配乐故事给孩子听,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从小就喜欢语文。附小的老师从这两件寻常小事中受到启发,他们设想:如果把听录音跟读文字材料结合起来,配上音乐,让“听”来激发“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感情;利用“听”的能力迁移,更有效地提高“读”的能力和识字能力,同时又让“读”巩固并提高“听”的效果,不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听、读、写的能力吗?

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变的现象世界中,只要善于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的研究指向其背后的实质,像瓦特提出壶盖为什么会动,牛顿提出苹果为什么落地那样,我们也可以提出学生为什么要做作业,教师为什么要打分数,不打分数行吗等问题,通过研究弄明白教与学的一些内在机制。通过研究与体察发现新问题的策略,要求研究者具有敏锐、深刻的思维品质。只有敏锐,才能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现象;只有深刻,才能发现深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

三、确定课题的步骤与方法

(一) 确定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育领域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众多,一项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对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加以规定。在考察研究背景的基础上,运用前述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先“发散”、后“辐合”,逐步缩小研究范围,找准“题眼”并把握好研究方向与角度,以便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这一步骤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法是文献检索,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中找出空白点、薄弱点或新的契合点,才能找到真正的研究起点,否则,难免重复劳动、白白耗费时间、精力和财力。

找准角度也是至关重要的。譬如,综观本世纪以来国内教育改革实验的历史发展,可以发现研究视角的几次转换。最处的研究者一般从社会问题入手,如晏阳初的定县贫民教育实验,主要解决我国农民的“贫、弱、愚、私”这一社会问题;陶行知在晓庄师范的“生活教育”实验以及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联村活动等具体做法,最终目的也是改造乡村文化。建国以来的各种实验中,除学制实验偏于宏观以外,大多为单项的微观实验,这显示出研究角度转向学校内部,以提高学校育人质量为目的。自80年代初开始,实验研究克服了视野上的单面单向性,注重宏观和微观研究上的互补,其突出例证是在学校。今天,当我们选题立项时,了解这样一种趋势,就有可能发掘出更有新颖度、更带典型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 考察主客观条件,确定研究的切入点

1、 客观估价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和兴趣

知识结构指研究成员的各种知识的组织形式,例如,专业基础知识、其他学科知识的程度、水平。研究能力包括思维能立、选用各种研究方法的能力及写作表达能力。仅仅精通和爱好一门专业的“专才”,所从事的课题一般不要多涉及外专业内容;知识广博、兴趣广泛的“通才”,从事跨学科项目,较为有利。具有多向性、逆向性、求异性思维的研究者,做探索性的课题较为合适,而习惯于从事实出发思考问题的人,能在应用性课题上取得成就。研究者对方法的掌握程度,则影响着对研究规模和主要研究方法的选择。兴趣对于科研来说,具有特殊的价值。兴趣是生活的向导,也是科研入门的向导、研究持续的动力。研究活动较之其他实践活动更需要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超长的毅力、智力、灵感,使思路畅通、忘我工作。否则,强迫自己干不喜欢的事,难以调动积极性。

2、 分析资料信息来源、设备工具状况、经费以及可借助的力量

没有资料,研究寸步难行。课题的完成只能够达到所占有的资料积累能够支撑的高度。对于某些项目,活资料比死资料更重要。活资料的掌握有利于研究者动态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趋势,对科研具有前瞻性意义。工具设备包括观察和实验设备、处理信息资料的设备,交通设备等;经费财力对于项目实施的规模大小是重要的,可借助的力量包括物力与人力两方面,人力包括可求教的导师、专家,可合作的同仁。

3、 考虑研究者的本职工作性质和环境

在某种程度上,研究者的本职工作性质和环境决定了选题的范围。因为,工作性质和环境制约着选题的动机和时间、精力、物力等各种条件。一位小学教师研究基础理论问题并非完全不可能,但至少会使自己面临极大的困难;如果选择有关师生关系优化、转变差生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等方面的课题,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并能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