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两个相同的量杯,适度大小的土豆与红薯,两个不同大小的容器(水槽、水杯等),小正方体教具、其它生活物品若干(如气球、水杯、小桶、玻璃瓶、皮球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感受物体有大有小

T:在前面学习正方体的时候,许多同学们都回家自己制作过正方体,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同学的作品:(拿出较大的正方体)这是一位同学的作品。(等同学目光聚集后,拿出较小的正方体)这是第二个同学的作品。(创设情境,激起兴趣,唤醒比较物体大小的意识)

学生惊呀或发笑。

T:指定(发笑)的同学,你为什么笑呢?

S:一个很大,一个很小。

T:原来,我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要比较物体的大小。

T:谁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

S:学生介绍……

T:我们所见到的每个物体都是有大有小的。(板书:物体 大小)

二、实验探究,理解体积概念

1、老师拿出体积相近的土豆和石块。

T:这两个物体,谁大谁小呢?

S:猜测,可能是…大。(产生歧议,引出实验的必要性)

T:你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2、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数学思考,加强生活经验与数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初步产生体积转化的想法)

T: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办法。

S:我可以把它们放在两个同样的,装同样多的水的杯中,观察……

S:还可以把两个物体先后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杯中,观察……(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方法与步骤,感知实验的原理)

T:要比较出土豆和石块哪一个大些,我们可以选择便于操作的方法进行实验。

T:下面就请每个同学把自己的办法在四人小组中交流,确定一种便于实验的办法,并想一想需要哪些实验器具。

3、学生交流,做好实验的准备

T:许多小组都商量好了自己的办法,在开始实验前,先请同学们看到屏幕,提出实验要求:

(媒体出示)

1、领取器具;(根据小组商量的结果,领取需要的器具)

2、进行实验;(每组指定一个同学进行操作,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3、观察现象,分析原因。(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小组内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4、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在实验中感知体积的含义,进一步体会体积的概念)

5、小组汇报,引导总结体积概念

T:刚才很多小组都非常认真地进行了实验,下面我们来看看,通过实验他们有什么发现?

指定小组进行汇报演示。

S:(学生边演示边汇报)

T:(面向全班)刚才这组同学的实验中,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

S:指定生说。土豆(和石块)占据了原来水所在的空间(位置),水就被往上挤了。

T:水面上升得不一样,又说明了什么呢?

S:说明土豆和石块,它们占据的空间不一样。占据空间大的,排开的水就多些,水面就升高得多些。

T: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土豆和石块它们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而且占据的空间还有大小。

T: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方法?

S:(再请一组同学进行简单汇报)

T:这组同学的实验中,水面为什么会下降呢?

S:这是因为土豆和石块被取走后,原来它们占据的空间(位置)就空出来,水就去占据了这部分空间,所以水面下降了。空出来的空间越多,水面就下降得越多。

T:通过以上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

S:说明了土豆和石块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占的空间的大小还不一样。

T:我们把土豆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土豆的体积。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土豆的体积。

S:……

T:什么是石块的体积呢?

S:就是石块所占据的空间的大小。……

T:数学书的体积呢?文具盒的体积呢?

S:……

T:那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呢?

S:(同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从特殊到一般,引导归纳体积概念)

三、设计实验,探究容积概念

1、拿出一个水杯

T:谁来介绍一下什么是水杯的体积。(认识容器)

S:水杯的体积就是水杯所占空间的大小。

T:水杯是用来干什么的?

S:装水。

T:像这些可以用来装东西的器具,我们叫它容器。(板书容器)你还见过哪些容器?

S:我的书包是容器,我家的冰箱是容器,……(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容器)

T:我们的教室中也有容器,谁来说一说哪些容器放东西多?哪些容器放东西少?

S:学生介绍……

2、设计方案,理解容积概念。

T:(拿出两个容积相差不明显的杯子)老师这里有两个杯子,哪个杯子装水多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想出解决办法)

S:学生汇报自己的比较方法。

3、选择一个易于操作的方案,请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得出哪个杯子能装的水多。(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容器可以装下的水是有多有少的。)

4、分析深化,形成概念

T: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比较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

S:它是把杯子装满水来比的。

T:为什么要把水装满呢?

S:不把水装满,就不能够比较出哪个杯子能装的水多。

S:不把水装满,就不是它最多能够装的水的多少。(引导学生,这个水的多少就是水的体积)

S:把水装满时,这个水的体积就等于杯子空余部分的空间大小,(也就是杯子空余部分的体积)。(初步体会容积概念的内涵)

T:把杯子装满时能够装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最多能容纳的水的体积。

T:我们把水杯最多能够容纳的水的体积,就叫做杯子的容积。

T:什么是水槽的容积呢?

T:什么是书包的容积呢?

S:……

T:(板书)容器能够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容器的容积。

T:你还能说出哪些容器的容积?

S:……

T:老师拿出装有半杯水的容器,这时水的体积等于这个杯子的容积吗?

S:……

T:所能容纳的物体和体积,是指什么?

S:是指它最多能够容(装)下的物体的体积。

四、进行辨析,促进深化理解

T: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判断下面的说法对不对?

(媒体出示)

①、盛满一杯牛奶,牛奶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

②、物体的体积越大,它的容积也越大。( )

③、笑笑的书包可以放在一个抽屉里,这个抽屉的容积就等于书包的体积。( )

④、油桶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

S:充分让学生进行辨析,在争辩过程中进一步明析体积、容积的概念,以及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五、试一试

1、多媒体出示课件(见教材P42试一试)(应用概念进行解释说明)

T:淘气和笑笑都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搭出了长方体。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S:因为他们都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来搭的,笑笑用了4×2×3=24个小正方体,淘气用了5×2×2=20个小正方体,所以笑笑搭的物体的体积大些。

T:因为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相等的,谁用的小方块的个数多,这些小方块所占的空间就大,搭出的长方体的体积就大。

六、课堂小结

T: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注意小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归纳和概括。最好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来谈自己的收获)

七、练一练(课件逐题出示)

1、(第二题)

T: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谁与谁比。

S:第一堆与第二堆比,虽然都是用10枚硬币,但是因为1元的硬币每一块都比1角的硬币体积大,所以10枚1元的硬币的体积比10枚1角的硬币的体积大。(即,虽然它们所用硬币的数量相等,它因为每一枚硬币的体积不相等,所以堆成的物体的体积也不相等。)

第一堆与第三堆比,虽然它们堆成的物体形状不相同,但它们所用的枚数相同,每一枚硬币也是同样大的,所以体积也是相等的。

2、(第一题)

S:一样大。长方体的体积等于这块橡皮泥的体积,球的体积也等于这些橡皮泥的体积。

T:橡皮泥的形状虽然变了,但这些像皮泥所占的空间大小是没有变的,所以它们的体积是相等的。

3、(第三题)

此题可能要引起学生争论,注意组织辨析。

S:因为饮料同样多,也就是体积一样大,所以应该倒的杯数相等。(显然是不正确的)

S:虽然饮料的体积同样大,但可能杯子的容积并不相等,容积小的杯子倒的杯数多些,容积大的杯子倒的杯数少些,所以有可能。

S:饮料的体积同样多,杯子的容积也同样大,但是倒3杯时每一杯都没有倒满,倒2杯时每一杯都倒满了,也有可能。

T:看来在饮料同样多时,只有每个杯子的容积都同样大,而且每杯都倒满时,倒的杯数才会同样多。(通过样的反向说明,更能够让学生感到总体积与部分体积的关系。)

4、(第四题)

T: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完成任务?

S:因为每个小正方体相同,也就是它们的体积都同样大。要求搭出的两个物体的体积相同,每个物体都使用6个小正方体就可以了。

S:要使其中的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也就是要把12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3分,用其中的1份搭较小的物体,用其中的2份搭较大的物体,所以体积分别是4个小正方体和8个小正方体。

八、反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