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是最常见的探究方式,也是学生最为喜欢的活动。然而,由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差异或教师组织设计的原因,分组实验课往往上得热热闹闹,却缺乏深度的思维;呈现的是群体的热闹,缺少的是个体的关注;探究的课堂成了对教材以及实验过程的一种重复,成了一种机械的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与机械学习相对的概念。他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有两个条件:第一,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也就是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第二,学习者本人应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谓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和心理倾向。

如何在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呢?笔者结合奥苏伯尔有关“有意义学习”的理论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实验规范合约化

在商贸中,合同的使用可以确保交换的如期完成,增加合同双方的信任值。一种有助于学生在自由学习气氛内保证学有所得,并对学习承担责任的方式是使用学习合约。在新任一个班级时,首先要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能力。在开学第一课,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怎样上科学课,说说实验课大家要做到什么,学生说的被大家认可的,自然就成了“班级实验合约”。这个约定简单可行,便于学生操作,以后遇到问题可以经大家讨论后随时补充。

在实验合约中对于确立合作组也要考虑。我们提倡的有意义学习是一种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自由主动地学习,如果我们强制性地将实验小组定为平时上课的四人小组是不合情理的。为使彼此各有适合的归属,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最后教师再统一协调(一般要考虑一个组有一个能力稍强的学生)。组长由大家推荐,小组确定后经过一定时间(一般1—2月)再自由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中,可以通过同伴互助教学使学习者彼此提高学习技能,增强自信和学习动机,改善了学习态度;增进承担责任的意愿,并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