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生与佝偻病有密切关系,血钙过低是形成本病的主因。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以春季多发,且常常与母乳喂养不足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先天不足,加上后天失养,以致脾肾两亏,精、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肝不藏血,筋脉失去儒养,肝虚内风易动,又因外感风邪,如感冒、发热时,以致内外风合而发病。常见症状为,有典型的手足抽搐及惊厥,发作比较频繁,但发作缓解后,即如正常儿,每因外感与惊恐而引起发作。常伴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症。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拿肩井、拿合谷、拿委中、拿阳陵泉、拿承山,各穴轮换操作,以搐止为度。

(2)患儿仰卧位,家长将全掌置于腹部,顺时针摩腹2~5分钟。

(3)患儿由家人扶抱或俯卧,家长以掌横擦肩、背、腰、骶部,以微红透热为度。

(4)以指按揉脾俞、胃俞、肾俞穴,每穴操作1分钟。

(5)先按后揉足三里穴1~3分钟。

2.随证加减

(1)肝风内动型:多由外感引发,起病较急,表现两目上视,甚则神志不清,全身或四肢抽搐,持续数秒或十余分钟,每日发作次数不等,少则数次,多则几十次,缓解后如正常儿。面色青红相兼,口唇干,舌质淡,苔白。常用手法加

①掐人中、掐十宣,轮换操作,以清醒为度。

②拿风池30~50次。

③补脾经100次,补肾经100次,清肝经200次。

(2)血虚生风型:四肢抽搐不安,时发时止,伴见面色苍白,精神疲倦,食欲不振,唇甲色淡,全身乏力,汗多,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

②推三关100次。

③捏脊3~5遍。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家长以拇指掐人中、拿合谷、掐端正、掐十宣,每穴5~10次,以清醒为度。

(2)患儿仰卧位,家长将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轻轻拿揉四肢部位的肌肉组织2~5分钟,然后两掌相对搓揉四肢1~3分钟。反复操作,以搐止为度。

(3)补脾经300次,补肾经300次,揉板门穴300次。

(4)家长一手固定患儿小腿部,另一手拇指罗纹面置于足三里穴,作旋转按揉1分钟。

(5)捏脊5~7遍。

生活调理

(1)注意周围环境要安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尤其是突然的刺激。

(2)患儿居室内要冷热适宜,一般保持在18~25C左右为宜,随着气候的变化,要及时的增减衣被,防止外感风邪。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