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游戏是幼儿的创造性游戏之一,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皮亚杰认为这种游戏“既包括了感觉运动的技能,又包括了象征性表现”,有利于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构建园本课程的过程中,把结构游戏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在组织方式、指导策略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创设游戏环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的开展,依赖于开放、丰富的物质环境和平等、宽松、自主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能够自主选择、探索发现、自由建构,才可能实现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从拓展幼儿活动空间入手,把活动室、寝室内外以及走廊都作为幼儿的结构游戏场地,并尽可能合理调配使用,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让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

与此同时,我们为各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了符合其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结构材料,以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小班以色彩鲜艳、大小适中并便于操作的材料为主,中班提供多种类、有一定难度并需一定力度操作的材料,大班则以精细的有难度的、创作余地更大的结合结构的材料,并辅之以纸箱、纸盒、挂历纸、冰糕盒、贝壳、鹅卵石、可乐瓶、吸管等废旧物品作为辅助材料,以充分发挥各种游戏材料的使用价值。各班按结构游戏主题的需要,互相调剂游戏材料的使用,在提高材料使用率的同时也培养了班与班、教师与幼儿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尊重幼儿意愿,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建构活动

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必须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让幼儿能够自主选择结构材料、自主选择操作方式、自主选择场地、自主选择玩伴、自主选择游戏主题,这便是我园开展结构游戏的五项自主原则。如小班“我爱我家”的结构主题就源自于园本课程中“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孩子们根据主题活动的相关内容,用垒高的技能把纸盒、积木等搭出“我家的房子”,并拼接成居民小区,还在“小区”内用平铺的技能搭出小路、花园等景物。再如中班“美丽的幼儿园”、大班“可爱的家乡”等结构主题,同样都是在园本课程主题活动的基础上由孩子们自主确定的。在主题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孩子们积累相关的主题经验,并将之运用到结构活动之中,很多结构成品,都反映了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的学习经验。

孩子们能做、能想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去想;孩子们能探索、发现的,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孩子们能计划、安排的,让他们自己去计划安排;孩子们能选择、判断的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判断;孩子们能获取的,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只有这样,才能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自主活动。

重视游戏指导,帮助幼儿提高结构游戏水平

结构游戏的成功,必须依赖于幼儿结构技能的掌握,越复杂的结构活动,对智力和动作技能的要求就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细致观察幼儿的结构活动,并适时提供结构技能的指导。在提供新的结构材料之时,我们首先引导幼儿认识结构材料,识别材料的大小、形状、凹凸、颜色等特征,并初步学习该材料的结构操作技能,如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连接、穿套、编织、黏合造型等等。为了便于幼儿掌握结构技能,我们采用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材料提供方式,如从摆弄实物及材料到拼排有形物的分割材料,从拼图、镶嵌板等到几何形板块的任意组合,从积木、七巧板等到操作无形象意义的结构元件……同时,我们从引导幼儿模拟结构开始,逐渐引导幼儿进行命题结构,最后按意愿进行自由结构活动。

在具体的主题结构活动中,我们首先从指导幼儿观察入手,通过讨论启发,引导幼儿尝试探索,最后在交流讲评中引导幼儿扩展想象,尝试创新。例如:在构建“我爱我家”“美丽的幼儿园”“可爱的家乡”等结构主题中,教师有重点地指导幼儿进行实地观察,然后用谈话、绘画等形式,帮助幼儿加深观察印象,引导幼儿游戏愿望,激发创造意识。在游戏中,教师有目的地启发幼儿讲述并各自思考结构形体,鼓励互相学习,使幼儿从零散的、不完整的结构物象中合作建构,最后完成结构作品。

模拟结构的指导方式能够帮助幼儿很快地掌握结构新技能和结构难点,学会分步建构各结构部件并将结构部件组合成整体。观察讨论的指导方式能够帮助幼儿学会结构分析的方法,分解实物或图纸结构物,最终完成结构过程。交流讲评的指导方式则可以帮助幼儿相互学习结构经验,提高幼儿的结构水平。教师的适时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结构游戏的进一步发展。

在园本主题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过程中,园本主题活动是幼儿自主结构游戏活动的内容来源,也是教师指导幼儿积累结构经验的重要载体。我们利用主题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的内容引发幼儿的游戏,在参与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游戏需要,并通过调整结构材料、示范结构技能等方式,引导幼儿结构游戏的进一步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结构游戏的水平,促进了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