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胆红素的累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称为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虽然其中大多数属正常的生理性黄疸,但是若忽视了病理性黄疸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如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因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某些核团黄染,包括大脑基底节、小脑齿状核及后联合核、中脑红核及黑质、脑干网状结构等可同时受累,造成神经细胞的不可逆性的损伤。

生理性黄疸一般发生在出生2-14天内,主要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而引起。仅表现面部与躯干部的黄染,无其他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只需供给足够的水分和葡萄糖,并且早期开始喂奶,多可自行消退。

病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而且黄疸较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大于220.6毫克当量/升;早产儿血清胆红素大于255毫克当量/升。四肢及或手足心均出现黄染,进展迅速,并且迟迟不退,或稍退后又重现,有的患儿甚至持续2-3个月。新生儿黄疸初期,新生儿表现为嗜睡、不肯吃奶,继而尖叫、烦躁,甚至出现抽搐,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幸存者常常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表现为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牙齿发育不良、眼睛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等。这是病理性黄疸的最严重的危害。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有:

母婴血型不合 黄疸可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但多数在出生后2―3天出现,之后迅速加重,4―6天达高峰。主要发生于母亲o型血,孩子a或b型血,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红细胞酶缺乏、红细胞形态异常等 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而引起黄疸,有时小便会出现浓茶样或酱油样,同时出现严重贫血。

新生儿感染 如新生儿肺炎、脐炎、败血症及新生儿肝炎等,黄疸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与感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一般有感染中毒表现,如精神不好,吸奶减少,呕吐,体温异常,体重不增等。

新生儿产伤 如新生儿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及其他皮下出血。此时,红细胞遭破坏使胆红素增加而发生黄疸。出血越多黄疸越重且持续时间越长。

药物性黄疸 一些药物,如磺胺、痢特灵等具有氧化作用,可导致病理性黄疸。有报道,用催产素引产分娩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较对照组增加30%。另外,孕母使用非那根、安定,均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其中部分患儿因肌张力低,肠挪动慢,影响胎粪排除,致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而加重黄疸。可同时出现嗜睡、活动少、反应迟钝、喂养困难、体温低等。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