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本学期的文言文复习,我改变了以往都由老师大包大揽,一手包办的复习模式,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刚开始学生叫苦连天,不断申诉这种自主复习的模式简直让他们找不到北,又耗时间,但在我的一再坚持下,硬着头皮上的学生们后来居然连声叫好。

原来,我们真的要相信学生的潜力,别怀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

一个晚自习,我向学生们郑重地宣布:今天晚上,你们自己整理期末文言文的复习资料。一言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居然说:“老师,还是你整理出来让我们背就行了。”看来,学生们已经依赖惯了,这都是我以前越俎代庖导致了他们的惰性啊!于是,我“吓唬”他们:“你们自己整理,写一遍就够了。如果用老师整理的,你们得抄几遍。”学生们无奈只好乖乖地“投降”了。

接下来,我教给他们整理的方法:先整理文言词语(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并举例示范如何整理?如下:

通假字:

通假字的解释格式是:“x”通“x”,意思是

日扳(pān)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通“攀”, 牵

一词多义

①余闻之也久 《伤仲永》:听说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名声

③博闻强记 : 见闻

④不闻机杼声《木兰诗》 :听到

⑤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口技》:听到

古今异义

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古义:渐渐

稍稍正坐 《口技》 今义:稍微

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狼》: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学生整理过程中,我不断鼓励、引导,提醒他们注意将不同课文联系,把课内和课外知识联系。当我看到学生认真翻阅相关课文,把各类知识点分类整理到试卷大小的讲义上,我觉得那时的他们从没这样投入过;当一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整理资料呈现我眼前,看到有些归纳(学生整理的一词多义比我整理的还全面)连我都未曾想到,内心是何等的惊喜!我不禁感叹:千万别忽略学生的能动性,要相信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天,我挑了几张整理得最好的资料张贴在学习园地,同学们都兴奋的簇拥在那儿议论纷纷。上课了,我要求学生们提出疑问,忽然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张贴出来的资料有个问题,我不赞成。”原来,一位同学整理“之”的用法,将“复投之”中的“之”解释为“代骨头”,立刻受到其他同学的质疑,认为“复投之” 实为“复(以骨)投之”,因此,“之”代狼。两种意见各抒己见,课堂氛围异常活跃。而以前由老师讲解时,这个问题并未引起我和学生们的注意,老师一句带过,学生则在“灌注”中机械记忆,根本没机会思考质疑。

在接下来的复习记忆中,学生们欣喜地告诉我:自己整理的资料记得特别牢,再也用不愁死背没效果了。是啊,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亲自归纳梳理的知识,才真正成为了他们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靠老师是“填”不进去的。

放手让学生自主复习初战告捷,之后在接下来的知识迁移中,我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规律。比如,学习课外文段“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铈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我让学生找选段中的词在哪些课文中有相同的意义,学生毫不费劲地发现:“自、就”在课内文段《伤仲永》中都有相似的意思出现。你看,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脱离了老师的强制要求,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复习效果自然是大大提高。

在“我来出题考大家”的环节中,学生自主命题都很踊跃,有时还会有极具创意的题目出现,真是别小瞧了学生的能力。

【反思】

分析这一教学案例,我觉得以前自己受传统文言文教学思想的束缚,文言文复习大包大揽,复习时不厌其烦,生怕学生有哪一个字、哪一个句子不会翻。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师忙于讲、改、评,学生忙于做、抄、背,虽然终日忙忙碌碌,但效果不尽人意。当我们抱怨学生不积极的时候,何曾想到,这样的局面是老师一手造成的。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他们才是这个阵地的先锋,老师只是个指挥官。

“教是为了不教”,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们,谨记: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