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乱插话

彤彤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女孩,想象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但却有一个令人头疼的“毛病”:爱插话。有时,我刚说个开头,她就开始叽里呱啦地讲个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起来。

这不,今个到了上厕所的时候,我刚说:“准备整队上厕所”。她便叫:“大家起立。”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她的话,有的站着有的坐着。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们都坐好了,然后宣布:现在请彤彤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团,彤彤大声喊:“大家起立。”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此机会对她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总是喜欢插嘴,就不尊重别人,也影响其他的小朋友。”彤彤低下了头不说话了。

通过这件事后,她的“毛病”好了许多,知道别人说话时要注意静听,不能随意打断,一般有事先举手征得老师同意,很少乱插话了。

二、对于孩子走迷宫的思考

区域活动时间,我巡视着各个区域中小朋友们的活动情况。安静的图书角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原来孩子们在走迷宫。起初我以为看书的小朋友总喜欢拿那几本封面有奥特曼的书,是喜欢奥特曼和怪兽的那种打打杀杀。但是后来随着看这种书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观察中,我发现看这类书的小朋友很多,他们总能够沉浸在其中,自己不断地去动脑筋,去寻找“路线”,帮助奥特曼一起打败怪兽,感受着成功后的那种快乐。

对于图书角中,孩子喜爱奥特曼迷宫书的原因,我进行了思考。首先我觉得是书的画面吸引着孩子们,同时像迷宫这类富有探索、挑战的游戏也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迷宫一般都用箭头标明进口和路口,途中设有许多的障碍,这就需要幼儿用敏锐的眼睛和足够的耐心、智慧和勇气去发现。在走迷宫的时候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培养幼儿的耐心等,还可以学到很多的新知识。其次在这一过程中也锻炼了幼儿的情操,通往成功的路也许不止一条,但在迷宫中到达目的地的途径只有一条是最佳的,失败了必须从头再来。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会慢慢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有耐心、有毅力,一定能成功。

三、 与孩子们一起共勉

下午,我发现晨晨小朋友的眼睛下面青了一块,于是我把他带到身边,给他抹了点万花油,然后问他是怎么回事。晨晨说:刘老师,是我自己不小心撞的,我起床以后跑跑跑,不小心撞到了鞋柜上。听他这么说,我也没细问下去,只是简单地叮嘱他以后要小心一点,别瞎跑。

今天早上,小朋友入园的时候,晨晨奶奶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对我说:昨天那事儿,是豪豪这个调皮鬼给推的,而晨晨之所以没对我说实话,是怕我会批评豪豪,晨晨说豪豪也是不小心,不是故意的,他不希望我责罚豪豪。那一刻,因为晨晨小朋友的这种善良和宽容,我心里有小小的感动和温暖。现在的孩子多半来得自私,能够如此替别人着想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样,我就有点为难了。因为,我既不能让晨晨的善心受到打击,又不能对他撒谎的行为进行包容,这就需要采取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既不否定他的爱心,又要让他知道撒谎的行为是错误的。

于是,我把晨晨带到一边,问他:你是对奶奶撒谎了,还是对刘老师撒谎了?晨晨小声说:我是骗了刘老师。我又问:你为什么要骗刘老师呢?晨晨说:小朋友打了人,老师就会批评他,我是怕你会说豪豪。于是,我拉着晨晨的手说:刘老师心里真的很喜欢你,因为你很善良很可爱,知道要保护好同学,但是你对老师撒谎了,而真正的好孩子是不会撒谎的,晨晨想不想做个真正的好孩子?晨晨看着我说: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骗刘老师了。我说,这就对了,不论什么时候都得说实话,不能骗人,再说了,你不告诉刘老师实话,那以后豪豪天天打其他的小朋友怎么办呢?现在,你知错就改,还是一个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今天,刘老师就不怪你了,因为你是想爱护同学、帮助同学,但是刘老师不希望有下一次,好吗?晨晨用力地点了点头。

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小,过眼云烟而已,但是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想一想,它也能沉淀出许多美好的东西。通过晨晨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小朋友的天性是善良的,而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里,多了许多复杂的东西,已经做不到如此的单纯了。所以,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引导和维护孩子们这种善良的本性,并且最好是能让这种天性得以发扬光大。因为,一个人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真的是生命中最好的财富。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道德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我很认同这个观念,拥有正确的道德观的确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让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共勉。

四、及时反思

这天,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我讲故事,只有小梓在不时扭动身体,转动着小椅子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于是我边讲故事,边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三四次之后仍无济于事。我有点生气了,便走过去轻声但严肃地提醒他说:“坐好了,不然老师和小椅子都要生气了。”虽然我的声音很小,但还是被坐在小梓左边的琳琳听见了,只听她小声嘀咕着:“老师又生气了。”

琳琳的话让我的心弦猛然一颤。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时间,我的确把“老师要生气了”当作了自己的口头禅,时不时地就要说一次。琳琳的话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孩子犯错时我不再耐心地和他们讲道理,而是简单地用“老师要生气了”这句话来制作孩子的行为?也许是因为我表露出“生气”这种不良情绪时,孩子总是会立刻安静下来吧,我居然下意识地把“生气”当成了维持教室次序的法宝!现在想来,这种方法虽然能立收实效,但是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幼儿认知、社会性的发展都存在着不良的“后遗症”。

孩子不是因为觉得我有道理,而是慑于我作为教师的威严与气势。且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我是一个“无能”的教师,因为我只会“生气”。我为什么不能耐心一点观察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不能以理服人?为什么不能做好情绪的自我调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幼儿呢?我试想换一种方式,如对孩子说:“小梓快坐好吧,蓝猫不是说小朋友要坐直,不然脊椎就要变弯了么?”也许这样一样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昨天开始教育活动前,我拉过小梓和琳琳,诚恳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的提醒,老师下次再也不会‘生气’了!”

五、随机应变

美工课上,我刚把涂色的示范画贴到黑板上,就听见孩子们的嚷嚷声:“老师,快来看,新月把染料洒到纸上了。”我急忙跑到新月的桌子前,果然,不知是新月用胳膊碰了一下还是毛笔蘸色时用力过大,她的调色盒翻了,染料洒到了图画纸上,正向四周蔓延开来。

看到孩子们和新月惊慌失措地神情,我转念一想,何不将计就计,让孩子们来一次大胆的创新与猜想呢!我迅速拿出几张白纸,摆放在新月的桌上,一边将纸上的染料倒在白纸上,一边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新月小朋友要为我们表演一个小魔术,你们说她变的是什么?你们也学一下吧。”接着,我拿起一张有染料的纸,和新月一起吹一吹,提一提,染料在纸上四散开来,忽而粗,忽而细,忽而向上,忽而向下,忽而弯曲,忽而直立••••••直到染料渗透为止,孩子们越玩越起劲,都想办法让染料尽情地伸展,都想让自己的画纸变得更漂亮、更有趣、更奇特!

“老师,新月的纸上变出了梅花鹿。”“不,是马儿在跑。”“看,我的染料变成了蜘蛛网,还有小蜘蛛在上面呢!”“老师,我的像梅花。”“我的像大树。”……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作品,不断的变幻着自己的魔术,他们的想象力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开阔,我没想到,一场小小的“意外”,竟让我们有了这么大的收获!

六、尊重

尊重就是让幼儿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强加于幼儿,而是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幼儿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对于幼儿来说意义重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幼儿呢?我认为,尊重幼儿,就要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要发展幼儿的个性,就必须尊重幼儿的个性,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对于幼儿而言,什么个性的幼儿都有。有动作慢的,有性格开朗的,有做事毛糙的,有不爱讲话的,有脾气死拧的等等,无论什么个性的幼儿,都有他的内心发现。教师就应该要从心理上理解、了解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智力、气质及性格,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支持引导每个幼儿的发现。

七、多看别人的长处

在幼儿园,小胜常会因为争玩具之类的事与同伴发生冲突,因此,他隔三岔五被同伴告状。对于小胜的表现,小朋友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胜又不乖了。”甚至有时一些错事明明不是小胜做的,小朋友也会猜测:“是小胜干的吧?”

其实,小胜是个很有爱心、很会关心集体的孩子。记得有一回,我班自然角里的金鱼不知怎么死了了。第二天,小胜就从家里带来好几条金鱼。当我问他:“你怎么想到带金鱼的?”小胜自然地说:“没有金鱼,自然角就不漂亮了!小朋友就看不到金鱼了!”可见,小胜还挺会为他人着想的。只是有时他控制不住自己,做出了一些干扰同伴之类的事情,使小朋友渐渐地对他产生了偏见。我该如何帮助小朋友消除对小胜的偏见,引导他们学会全面、客观地去评价他人呢?

终于有一天,我抓住了一个教育契机。这天,班上有位孩子带来一小袋气球,户外活动时,我便领着孩子们去操场上吹气球玩,可有些孩子铆足了劲也没能把气球吹大,而小胜三下两下就吹出了一个大气球。我便对那些孩子说:“你们可以去找小胜帮忙呀!”小胜看见小朋友都找自己帮忙,很开心。不一会儿,五彩的气球就飞舞在同伴的手中了。

活动结束后,我引导幼儿围绕“小胜帮助大家吹气球”的事情展开了讨论,并请小胜和被帮助的小朋友分别说说“帮助别人”以及“被别人帮助”的心理感受,让幼儿体验互帮互助是件快乐的事。在此基础上,我又问幼儿:“你们喜欢小胜吗?为什么?”有幼儿回答:“因为小胜帮助了我,所以我喜欢他。”我接着问:“如果小胜做错了事情,你们愿意做他的朋友帮助他吗?”孩子们纷纷表示愿意。还说出许多具体的帮助方法。在讨论中,孩子们逐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我们应该原谅别人犯错,要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更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他人。只有多看到他人的长处,自己才会进步,才会愉快地与他人相处。

八、学“跳绳”的启示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纷纷拿着跳绳在老师的指导下跳了起来。此时鑫鑫小朋友却手中拿着跳绳站在那里东瞧西望。我对他喊:“鑫鑫,开始跳绳了。”他低下头,眼睛瞅着地面,仍然一动不动。“鑫鑫,你怎么了?”他斜瞅我一眼,用低低的声音说了句:“我不会跳。”恰巧刘老师走过他的身边,“来,我教你跳。”刘老师让他拿着跳绳的一头,自己拿起另一头,说:“咱们一起抡绳,我喊预备开始,你就跳。”连续跳了几次,鑫鑫基本掌握了起跳的时机。刘老师把绳子递给他,“两个手一起这样抡”刘老师示范着,“然后自己喊:‘预备跳’”。鑫鑫按照老师说的努力地尝试着,终于第一次跳了过去。他一下高兴了,连续跳了几次,高兴地说:“我会跳绳了!”他脸上满是兴奋地拿着跳绳跑到我面前,“老师,你看,我会跳绳了。”说着便在我面前跳了起来,接着又跳绳给其他小朋友看,那份高兴劲就甭提了。以前几个不会跳绳的孩子也在他的感染下认真地练起了跳绳。

孩子不会做的事情,作为老师,要用多种方法让他去尝试,并给与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当孩子的尝试有了一点进步,他便拥有了信心,就会坚持不断的尝试,最终必定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九、耳濡目染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很容易有样学样,如果看到爸妈经常相互大喊大叫,慢慢的他也会模仿这种行为,所以在孩子面前,爸妈要做好榜样,比如遇到长辈或朋友都要问好、经常对人说“谢谢、对不起”、不在孩子面前大喊大叫等等,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模范,害怕他学坏吗?

爸爸妈妈除了自己要做到礼貌待人之外,也要常常跟孩子教导孩子,跟他说“小孩子要有礼貌、守规矩,要尊重别人,不能对长辈大喊大叫,这样大家才会喜欢你呀!”慢慢地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耳濡目染,相信孩子不仅能改正没大没小的坏习惯,还会变成人见人爱的小天使呢!

十、学会换位思考

一天,集体学习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按惯例去排队喝水,而我在一旁督促提醒着孩子们。只见童童小朋友和另外几个伙伴在边吃边开心地聊着天,我上前正想打断他们,提醒他们快点喝水时, 童童小朋友突然抬起头,用十分真诚的语气问我:“老师,你怎么不喝水?”他眨巴着稚气的双眼,继续说:“我的外婆说要多喝水才漂亮呢!老师你也快喝点吧!”听了他这一番话,我不由觉得心头一热。也马上回应了一声:“谢谢!”

是呀!平时,总是我们成人在不停地提醒孩子,想不到孩子心里也有一把衡量爱的天平。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这真诚善意的提醒,却流露出孩子发自内心的对我们老师的浓浓情谊,让人不由地感悟到爱的付出与回报是等价的……

发生在孩子们喝水时的小插曲故事确实令我们很惊讶,也很感动!透过孩子们喝水的小插曲故事,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给我们成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有时我们不妨再多等一分钟,学会换位思考,更多地给予孩子们一些时间,一些理解,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自身获得成长的机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我们的心会更贴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