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个主题中我们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了品德与社会学科主要的教学策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设计教学活动要把握课程的核心,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教学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诸多因素。“如果孩子没有愿望的话,我们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由此可见,教学策略的选择应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接下来第三个主题我们就来谈一谈“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

从以往单纯的备教案到今天的教学设计,这一变化让老师认识到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及其他有关方面。依据学生的差异特点,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能得到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地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也不再是老师讲,学生被动学,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在学习中学生应该起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建构教学知识。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不仅获得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做到认真分析教材,认真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好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努力寻找学生喜欢的、身边发生的且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活动,以帮助学生学习。老师们,你们认为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应包括哪些基本要素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

一、认真分析教材,正确理解教材。

为了准确把握课时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单元知识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确定知识点,明确课时内容与单元教学内容间的结构关系揭示学习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例如:《走出紧缺的年代》一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是这样分析教学内容的。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是这一单元主题,下设四个话题:《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日益富强的祖国》、《告别贫困奔小康》、《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这四个话题都突出了今昔的比较,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较、餐桌上食品的比较、工农业产品从无到有的比较、生活用品从紧缺到高度丰富的比较、对外开放的比较……通过一系列事物的纵向比较,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发展的关注,促进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走出紧缺的年代”这一课是通过了解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进行今昔生活对比,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从中体会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可见正确理解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为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做好首要的基础工作,这一步极其重要。

二、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

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就如同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生做的学情分析,它与正确理解教材一同作为基础,不可忽略。

例如:在执教《书的演变》这一课时老师对学生是这样进行分析的。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教师在仔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了学生的特点,首先在课前对所教的3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如下:

你知道书的演变历程吗?

非常了解(3人)、知道一些(30人)、不知道(4人)

面对“书的演变”这一话题你最想了解哪些内容?学生们写到:

最早的书是什么样子的、书演变的过程是怎样的、从古代的书到现代的书中间有哪些发明、是谁发现可以用纸做书的、书是如何从竹子做的到纸做的、造纸的时候用什么东西。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知识水平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渴望了解古人的发明创造和祖国灿烂的文化。书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到,而且离不开的,但学生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书是怎么来的,对于书的演变过程是比较陌生的。而这部分知识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这就需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让他们站在发明者的角度,探究为什么要发明纸,有了纸为什么要发明印刷技术,这两项发明创造对今天人们的学习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让学生自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感受到书的一步步发展演变过程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凝聚了古人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

心理因素分析:

本话题的学习内容有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十分密切,有的则非常遥远,学生对千百年前的古老书籍以及书的发展过程有比较强的陌生感,因此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经验设计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尤为重要。

社会因素分析:

当今社会弘扬、保护、发展中华文化的意识有待提高,学生也会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本话题的内容正是侧重于历史文化内容的学习,它不是历史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而是通过历史文化内容的学习,丰富一个人的德行,从小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着中国人灵魂、有着中国历史文化素养的、有着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从小培养学生做一个具有中国文化之魂的地道的中国人。(幻灯)

事实证明,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积极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积极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积累程度与掌握程度,积极分析学生对将要学的知识有一个怎样的感觉倾向与领略底蕴,积极做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角度,预测与设计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

三、确定好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设计怎样的课堂活动,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思考。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清晰、恰当的课时目标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是设计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要分三步走:研读课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确定教学目标是设计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学过程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评价教学活动的好坏重点看这个活动是否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很好的作用。

刚才我们谈了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构建,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要突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将教学的重心完全置与学生身上,着眼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下面我就来谈谈老师们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的几点做法。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倡导“问题讨论,学会合作”的学习方式。

为了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我们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形式,倡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小组合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感觉“合作学习”的乐趣。我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积极,主动有效的讨论,由学生自由结合,自由选择问题的形式,使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课堂,思维都在跳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例如:《地球的奉献》一课教师是这样设计其中的一个教学活动的。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水、森林、石油、矿产、

动物、植物、土地等各种资源。

教师: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会用到这些资源呢?在课下我们开展了“我是地球资源小专家”的活动,同学们按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组成了五个“地球资源研究小组”,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看看他们分别用到了哪些资源?下面就请我们每个专家小组向大家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

幻灯:活动建议(1.每个研究小组派一名小专家代表汇报研究成果,声音洪亮。2. 听的同学要踊跃参与,积极思考。3.为认真调查研究的专家小组颁发“地球资源成果奖”。)

学生:分组汇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孩子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分别对羽绒服、红豆烧、房屋、家用汽车和铅笔进行了小组合作研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二、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朋友之间》一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

小游戏“朋友过河”。

(1)教师:到底什么是朋友?怎么维护朋友间的友谊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活动要求:

①请你邀请一位好朋友和你一起参加活动。

②先在地上铺上报纸作为河中的石桥,一个同学蒙上眼睛,然后在自己的朋友指点的情况下走完全程。

③同学们注意指挥的朋友说了什么?观察蒙上眼的朋友怎么过河的?

    (2)谈谈自己的感受:

朋友——当你被蒙上眼睛后,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

引导者——当你看到朋友被蒙上眼睛什么也看不到,手足无措时,你心里什么感受?

旁观者——听指挥的人说了什么?看朋友怎么过河的?你有什么感受?

通过小游戏让学生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开放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空间。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因此,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一些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以三年级学生为例,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从二年级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习,怎么进行社会调查呢?我从最基本的调查自己的家庭住址开始。开学的第一节课,学生自我介绍,我问他们的家庭住址,当时有40%的同学能准确说出来,有40%的同学说不全,还有20%的同学说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自己家的住址。我给同学们留一个家庭作业:将你家的住址写在品德与社会书上。第二次上课我叫到每一位同学,他们都准确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我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有的同学说问的家长,有的同学说是看的自己家的门牌号码。我告诉他们通过询问、观察等方法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情况就是调查,我们同学用自己的方法知道了自己的家庭住址,走出了调查的第一步。

随着学习的继续,学生的调查范围不断扩大,由家庭进入到学校、社区进而走向社会,我也一步步告诉同学们一些调查方法:

(一)确定调查主题:

主题不确定,就会陷入调查的盲目性。结果时间花了,收效不大。因此,主题的确定是搞好社会调查的关键。一般学生调查的主题是由老师结合教育内容来确定。

  (二)确定调查对象:

主题确定后,就应确定调查对象,即向谁调查。对象的确定要慎重考虑,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人或事。而且调查对象还应根据班级的人数多少确定若干个。比如:调查学校工作人员时,全班30人,分成6个组,确定的调查对象为校长、大队辅导员、总务主任、教学主任、班主任、科任老师、和传达室的叔叔、阿姨。

(三)组织好调查小组:

根据要调查的主题确定好调查的对象,学生单独一人或几人就共同的兴趣问题组成调查小组。一般来讲,可将全班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每组可侧重一个调查内容。小组不宜分得太大或过小,应以5人为宜。每组除了要选好正组长负责组织等各项事宜外,还应注意小组成员的配备。最好是各种各样的学生(包括男女生) 都应搭配编组。

(四)设计调查提纲:

根据要调查的主题确定好调查的对象,组成好调查小组,接着就是设计调查提纲。这个调查提纲要反映主题,在调查形式上,可以是采访,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同时还要告诉同学们在采访他人时要有礼貌。如:调查老师是怎样工作的?这是同学们设计的调查提纲:

您每天几点从家出来? 晚上几点回家?

您每天要上多少节课?要站多长时间?

您每周要上多少节课?要站多长时间?

您每天要判多少本作业?每周一共要判多少本作业?

这个调查提纲就很突出调查主题:老师是怎样工作的。

(五)作好调查记录:

在调查过程中,不论是观察、采访或查找资料都要求学生围绕调查主题作好记录。不能只听一听,看一看就算了。只看只听而不将所见到听到的有重点的记录下来,不能算是调查,或者只能说是一种很不完全的调查活动。因此要做好调查记录。

(六)写好调查结果:

调查结束后,每个学生要将调查结果书面形式呈现。这是调查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分析问题的过程。通过写出调查结果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一些飞跃和升华,巩固调查中的收获。调查结果的呈现方式:书上提供调查表的,就在书上解决。书上没有提供调查表的,有的是老师提供,有的是学生自己设计。

(七)课上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同学在课上将调查结果进行交流,这样互相受到启发,使每个同学对整个社会调查都有一个全貌的了解。

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社会调查带给他们的快乐的同时,开展社会调查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参与精神和参与能力,使学生自己的活动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