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见到的景象。

2、总结全文,体会情感,领悟并学习作者虚实结合、运用对比的表达方法。

3、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情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产生的幻想;

【难点】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两句含义深刻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是一个 可怜 的小女孩?

2、师:苦难的生活,人心的冷漠,给予了小女孩的只有难以承受的饥饿、寒冷与痛苦。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故事,去关心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命运。

二、围绕“幸福”,提出疑问。

1、师导: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引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师引导质疑:

(1)“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怎样看到的?为什么会看到?

(2)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三、品读感悟,揭秘“幸福”。

(一)紧扣幻景,感受幸福

1、小女孩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东西?默读第二部分,划出课文第二部分中相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些幻景给你的感受,用一个词来说说。(板书:幸福)

a.(5——10自然段,逐段教学。朗读指导:个别读、小组读、师范读、小组读)

两个关键——

(1)前四次都是一根火柴,为什么最后一次是一把火柴?

(2)幻景与现实的一种对比,是小女孩一种渴望的表现。

b.表格总结,理清思路。

点燃火柴 看到的东西 说明小女孩 她渴望
第一次 火炉 (温暖)
第二次 烤鹅 (食物)
第三次 圣诞树 (快乐)
第四次 奶奶 (关爱)
第五次 和奶奶飞走 (幸福)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