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1、 目前开展的主题是“好听的声音”,孩子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开始喜欢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也已对生活中的声音所代表的意思有了初步了解。喜欢听声音是这一活动开展的基础。

2、 孩子在个别活动中了解了声音的不同轻响、快慢,但在平时的活动中也产生了由于环境不同对声音要求也不同的矛盾,孩子们开始产生矛盾这也是之所以开展这一活动的需要。

3、 选用的是教材中原来的“青蛙鼓”的故事和诗歌“小鼓响咚咚”的内容,并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情境式的游戏方法,让孩子在情境中感受声音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目标:

1、 感受声音的不同轻响和节奏。

2、 在情境中体验声音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ppt、 小鼓人手一只、有节奏感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小鼓游戏:

看!老师把教室里的小鼓带来了这里有许多小鼓,我们让小鼓来发出好听的声音。

注意:背鼓的方法,坐下玩鼓。

1、 幼儿自由击鼓。(击鼓的方法)

2、 听话的小鼓(观察孩子击鼓的兴趣)不发声音、敲次数不同、敲得轻响不同、快慢不同。

3、 我们还会听着音乐用小鼓来表演呢,我们一起来表演。(先念儿歌,再师生同演,配以动作)

二、 进入情境感受声音和生活的关系。

看这里有两幢房子,是谁的家呢?(观察房子上的标记)

我们来表演给他们看看吧。(跟音乐表演→音乐停→提问:让我们来问问他们喜欢我们的表演吗?)

看!小鹿出来了,你觉得她喜欢我们的表演吗?我们快把小鼓放好来仔细看一看。

1、 小鹿为什么不喜欢我们的表演?

2、 你睡觉的时候被别人吵醒,你会怎么样?

小结:睡觉的时候要安静,在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们可不能发出这么响的声音。小鹿不喜欢,熊爷爷会喜欢我们的表演吗?我们来看一看

1、 熊爷爷喜欢吗?为什么?

辅助提问:熊爷爷真的在睡觉吗?仔细看看它的床边。

2、 你生病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3、 生病可难受了,再听到很吵的声音会怎么样?

小结:原来在别人睡觉的时候和生病的时候是需要安静的,不能发出吵吵的声音。

三、变化环境进行表演

1、 我们吵到他们了,怎么办呢?

2、 那我们该到哪里去表演呢?那我们带上自己的小鼓去舞台吧。

3、 看这里能表演吗?让我们在舞台上表演吧。(老师念儿歌:小鼓小鼓轻轻敲,表演有轻响、快慢)。

评析:

1、 用小鼓为线索把整个活动穿起来,穿得很自然、流畅,整个活动的设计较好。

2、 这一选材是偏向语言领域的,但前面一部分地玩小鼓的活动时间较长,因此,使前后两个部分的时间上有平均分配的感觉,重点就不能突出了,既然是偏向语言领域的,就要在后半部分突出重点,并在孩子的语言上进行提升,可以让孩子说说短句。

3、 在细节的处理上要注意一些问题,如:第一部分地玩小鼓的活动中,从倾听的难度上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开展,先从快慢、轻响入手,再到数数。小班孩子的语言和行动不能统一,因此,要在数数是可以手口一致的数,也可以敲一下和许多下,这一要求也比较符合小班上学期孩子的目标。在如:在出示小动物被吵醒后的图片时,如有一个过渡,动物被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到的动作或配上动物生气的说话声,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前面敲小鼓受欢迎而后面由于场合的不同而不受欢迎的原因,有了画面的过渡可以通过分析画面、理解经验。

 >> 小班音乐:《我的小鼓响咚咚》教案设计

 >> 小班科学活动:大鼓小鼓

 >> 小班社会:害羞的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