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规律。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理解寓意,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2、同学们知道的寓言还真不少。 “寓”的本义是人居住的地方,所以它的偏旁是宝盖头,在这个词语中是寄托的意思。就如人居住在寓所中,一个大道理就寄托在短小而生动的寓言故事中。寓言就是——小故事寄托着大道理。

第24课有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则《揠苗助长》。(板书课题齐读)

3、解题

(1)通过预习,你知道这里的“苗”“助”“长”分别是什么意思?(苗是禾苗,助是帮助,长就是长大。)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给它浇浇水、施施、拔拔草。)

古时候的宋国有一个农夫,他为了让禾苗长大,用的办法却是揠苗。

(2)“揠”字。会念了,会写吗?伸出手,一起写“揠”字(板书:揠)懂它的意思吗?预设:拔。追问:“揠”真的是“拔”的意思吗?

小白兔拔萝卜,就是把萝卜从地里——生:拔出来。

这个“拔”字,必须要出——土,那才叫“拔”。“揠”字可不一样,它只是轻轻地往上——提,不离开土。

(3)这个人,往上揠着什么?苗。

他为什么要揠苗啊?提示:题目里告诉我们,他要——帮助苗长高。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生:揠苗助长。

(4)注意速度,听我读——揠苗助长。揠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大吗?

二、初读课文

1、打开课文,带着问题自己轻声读读,注意“五不”原则,读到你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查读:同学们读得很专注,相信读这些词语一定是小菜一碟!谁来试试(指名读)四段请四个同学来读。

3、理清脉络

(起因)1.谁揠苗助长?

(经过)2.为什么“揠苗助长”?他是怎么做的?

(结果)3.“揠苗助长”结果怎样?

进行学法指导:同学们,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主要内容,第一句是起因,第二句是经过,第三句是结果。请学生连起来将课文主要内容说一说。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就要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一件事,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就是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探因读悟

1、农夫费了很大劲去拔禾苗,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那还得从他种了禾苗后说起。谁来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农夫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一生朗读。)

出示: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农夫种禾苗后心情如何?(焦急)

2、(1)下面看老师写“焦”,看下面的四点像什么?像流下来的汗。

像谁干什么去流下的汗?像农夫着急去看,跑得很快流下的汗。

还像什么?还像火。这把火在哪儿烧呢?在这个农夫的心里。

他急得呀,心里火急火燎的。祖国的汉字很形象,可以让我们产生许多联想。

(2)说一个人急还有好多成语呢。老师向大家补充几个。(迫不及待、急于求成、急不可待、操之过急)

3、自己读读这一段,边读边圈画,从哪儿看出他急着想让禾苗长大?

预设:(1)巴望:“巴望”是什么意思?(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

课文中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盼望、渴望……)呢?

①(带进去读读,体会下)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指名多人读)

② 小朋友们真会读书。读到“巴望”这个词,你仿佛看到农夫什么样儿?听到了什么?

③ 你们仿佛听到他和禾苗说了什么了吗?

我们读书就要这样读。读着读着好像看到了书中人的样儿,这就叫读进书里去了。(指导朗读第一句。)

(2)“天天”

“天天”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每一天都来)

今天来吗?明天来吗?……晴天来吗?阴天呢?

谁能用朗读展现农夫焦急的心情?

(3)“总觉得”“一点儿也没长”

禾苗是真的一点也没有长高吗?不是的,禾苗在长,但是天天去看,是看不见它在长的。

为什么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呢?因为他太着急了!

透过总觉得一词,你觉得农夫怎么样?

让我们通过朗读体会一下农夫焦急的心情。 男、女分角色读。

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这农夫的焦急,一起在读中感受一下这份心情。

过渡:农夫是怎么拔的?课文第第二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4、我们运用“找一找、读一读、演一演、评一评”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要想演好,就必须读好,读出感情,怎样才能有感情呢?第一要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第二要认真揣摩人物的心理。(抓住关键词:连忙跑到田里、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学生表演。

5、对读和演的评价。教师相机点拨。

①这个人为什么会筋疲力尽?(因为他干的时间长,用了好大的劲。)

②农夫累得骨头都散了架了。腰酸背疼、有气无力。再来看这个“疲”字,是不是很容易记住?(老师范写“疲”字。用彩笔标出病字头)引:他累得好像病了一场,一点力气也没有啦。

(3)他拔禾苗累得筋疲力尽。再来看看被他拔起的小禾苗,现在你们就是这一棵棵小禾苗了,你们会说什么呢?

评:你在默默地控诉呢!你在抱怨自己的遭遇呢!……

(4)他可没听到禾苗的话,还满以为禾苗都长高了呢!回到家,他兴致勃勃地说──(紧挨着“疲”字范写“勃”字,并用彩笔标出“勃”字右半部分的力)刚才农夫还是筋疲力尽的,现在哪来那么大的力气呢?(他一想到禾苗长高了,就特别高兴。他以为禾苗长大了,力气又来了。)

6、(1)他的儿子听了以后心里心中会想什么呢?

真的吗?一天功夫就会长高一大截吗?

是呀,一个下午,禾苗是不能长——一大截的,禾苗长得高,怎么可能让父亲——累成这样,禾苗长和父亲累有什么直接关系呢?心中有很多不解,这就是——纳闷。

(2)于是他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3)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看到这情景,心里一定有许多想法,回去会怎样和父亲讲道理呢?

我们的生长规律被破坏了,禾苗的生长要循序渐进。

7、是呀,禾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在土壤中慢慢长大,这是禾苗生长的规律。(板书:规律)这位农夫错就错在他?(相机板书:违反)

8、这农夫就是太着急了,想加快禾苗的生长速度,这就叫——【急于求成】农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对。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这就叫做——【适得其反】他违反规律、急于求成所以才会适得其反。这个寓言揭示的大道理就是——出示寓意。

三、拓展迁移

1、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像农夫这样的人或事,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吗?

(给金鱼多喂了食,撑死了。帮蝴蝶破茧而出,剪开蛹,结果蝴蝶不会飞。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给小朋友报了很多课外培训班,结果把小朋友累坏了都不愿意学习了。)

2、你还知道哪些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它们揭示了什么道理?

3、同学们,从远古时代起,许多国家民族中就有了寓言,像我国的古代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俄国伟大作家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等等,充满智慧的人民又创造了许多现代寓言故事。(展示书籍),这些优秀的作品充满了智慧的故事和话语。有兴趣的,课后可以多找一些来读。

板书设计:

焦急 违反规律

揠苗助长 急于求成

枯死 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