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年9 月17 日,他被任命为威尼斯大主教。按照惯例,大主教有自备船。但他一如既往,谢绝了一切多余的奢侈品,他奉行的观点是:“教会的真正财产是穷者弱者。他需要的不是偶然的施舍,而是真正的获益。”

不久,卢恰尼的办公室里就常常挤满穷人。他们向他提出各种要求,只要他能办得到的,他一定尽力去办。在他的教区,有一位牧师提高了出租住房的房租,而他的房客是一位失业教师,付不起涨价的部分,牧师就赶他走。

卢恰尼得知此事,便立即去劝阻,但这位牧师毫不退让。卢恰尼当时就为教师付了钱,让他继续住下去。

1973 年,教皇晋升卢恰尼为红衣主教。

1978 年8 月16 日教皇保罗六世去世。卢恰尼来到罗马,参加新教皇的选举。他压根儿没想到,投票的结果竟是他当上了新教皇。

这个消息传出来,信徒们一片欢呼。

第二天中午,新教皇登上皇宫的中央楼台,向聚集在广场上的二十万信徒发表讲话。教皇希望教会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也就是耶稣说的,应该是人类的简朴与诚实。如果耶稣再次降临人世,应该找到一个认可的、不带政治功利的教会。

8 月28 日,原来将举行新教皇的加冕典礼,但卢恰尼决心先进行教皇制度的改革。他拒绝举行加冕,还取消了为教皇准备的坐轿,取消了镶有红绿宝石的三重冕和驼鸟羽毛,以及那长达六个小时的的仪式。加冕成了普通的弥撒形式。教皇身上的白羊毛披肩,标志着罗马教廷的世俗荣耀已被抛弃,天主教在回归耶稣基督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卢恰尼登上了梵蒂冈的权力顶峰,为了实现自己非凡的梦想,他决心着手解决梵蒂冈最棘手的两个教廷管理处和梵蒂冈银行的问题。这个国家虽小,它的财富却多得难以计算。当然,这些财富不是一天之内积聚起来的。

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当年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慷慨施舍”。

1929 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为了笼络人心,与梵蒂冈签定了拉特兰条约。罗马教廷被确立为一个主权国家,它不必为它的财产和公民交纳任何税款,也不必为进口产品交纳关税。它的外交人士都享有外交豁免权和其他种种特权。从这个条约开始生效之日起,意大利即向教廷提供7.5 亿里拉,并移交10 亿里拉的公债券。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