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但如何把这些转化为可操作的富有实效的语文教学行为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尝试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宝藏,利用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尽量抓住有利时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通过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激发创新思维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验课文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情绪,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有可能被激发,学生才会积极主动求知,做学习的主人。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者采用多媒体课件,先后播放漓江和桂林的景色,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欣赏课件中的优美景象,学生陶醉于美丽动人的画面,又受到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的熏陶,读读看看,看看读读,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又趁热打铁:面对这美景你想说什么?同学们的思路拓宽了,思维拓展了。学生面对着图画与文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怎能会没兴趣呢?

可见,情境的设计,对于我们的教学是有着不可轻视的重要性。

二、感情朗读 激发创新思维

感情朗读不仅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有效方法,还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有效手段。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中语言特别优美。在教学中,教师交给学生理解词句的方法后,让学生自由选择优美的语段,再自由朗读、激情朗读,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其表达的景物美、情感美,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优美的句子时,要求其他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朗读,一边展开联想。此刻,学生大脑中就会呈现出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人也野的美丽景象,学生融入到索溪峪的美丽情境之中,体会着“景”美、“情”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情感在朗读中酿成并步步深入,让学生既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又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朗读过程其实同时也是情感经历过程,学生们如临其境,抒发着对索溪峪、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在这般妙不可言的奇异境界里,你有什么想法,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纷纷表露自我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多以读来激发情感。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