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参加一个班主任表彰活动,其中一个环节引起了我的兴趣:组织者并没有简单地以“优秀”这个笼统的词汇来称呼这些班主任,也没有夸张地叙述他们令人感动的事迹,而是根据每个人工作中展现出的风格写了一段颁奖词,非常生动而形象地概括出每位班主任的特点,如“沟通协调型”“活动引领型”“综合发展型”等。

颁奖后请每位获奖班主任围绕“如果用一种植物来比喻班主任,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为什么?”发表一段获奖感言。有人说自己是绿萝,只要给一点点水,就会郁郁葱葱,象征着只要得到学生的一点认可,就会无比幸福;有人说自己是梧桐,朴素而不张扬,却能够引来金凤凰,象征着班主任这个岗位虽然平凡,但却能成就学生的未来;有人说自己是龙爪槐,伸展树枝能够遮挡风雨,象征着班主任平日给学生呵护关怀,遇到问题时能够胸有成竹,一切尽在掌握……

我对这次活动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它新颖有趣的形式,也不仅是因为老师们充满才情和智慧的回答,而是因为它引发了我对一些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由于工作关系,我有很多机会接触一线班主任,我发现他们是如此不同,有人很忙很累却没有成效,有人轻轻松松却游刃有余,校长们在一起也会谈论某某老师适合做班主任,某某老师不适合等等。

那么,班主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与一般教师的不同在哪里?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胜任班主任岗位的要求?这些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同时,由于班主任岗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班主任一直备受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提高班主任的能力,各式各样的班主任培训如火如荼。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培训才是有效的?如何真正设计出针对班主任岗位的培训内容?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日益成为来自实践的迫切要求。

班主任专业素质究竟指什么?

自从周济部长提出班主任是“育人的主业”而不是教书的副业,自从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提出“班主任专业化”概念,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将“专业”这个词与班主任紧密相连,在理论界也引起了相关的研究热潮。综合文献资料来看,国内现有的研究大约从2001年开始起步,其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班主任专业化及其实现路径上,缺乏对于班主任专业素质的成熟思考与研究。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