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以及环形情况。现实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类似的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花盆的摆放、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爬楼梯、敲钟等等。由于它们之间都存有共性:都隐藏着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教材例题抽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植树问题”作为数学模型研究,经过钻研教材、联系学生实际,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加工、整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创造性地运用了教材,没有完全按书上的例题去上,而是将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了收集,让学生不仅仅会解决单纯的植树问题,还要会解决生活中所有的“植树问题”,如锯木头、爬楼梯、敲钟等,这些问题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建模思想,促进学生主体最大限度的发展。首先学习植树问题时学生应充分理解植树问题中的四个基本概念,路长,棵距,段数和棵树的具体含义,理清路长,棵距,段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植树线路的路况,植树问题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两端栽,一端栽和两端都不栽,并让学生牢记各自的特点和相应的公式;再次在充分理解和熟悉三种类型的基础上对植树问题进行拓展,把爬楼梯,锯木头,以及封闭线路植树转化成学生熟悉的植树问题来解,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植树问题是奥数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在讲课前进行一个调查,调查对象是四年级两个班82名学生,结果有78名学生对于植树问题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只有4个学生知道一些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但是对于解决植树问题不同方法产生混淆,为什么加一减一只停留在记忆上,不能从本质上理解。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