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师提问重答案,轻过程。

案例二:中班语言《春雨》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名字叫《春雨》。听听诗歌里讲了什么?

教师出示挂图并完整朗诵诗歌。

师:春雨落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生:滴答滴答。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那都有谁听到了?

生:种子、梨树、树苗还有小朋友。

师:有树苗吗?

生齐声:没有。

师:是的,诗歌里面没有提到树苗,那还有谁呢?看看(教师指着画面),还有谁也听见了。

生:小草。

师:这不是小草,叫麦……麦什么。

此时,终于有幼儿想了起来:麦苗,是麦苗。

师:对了,还有麦苗也听见了。

……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拥有绝对的话语霸权,而幼儿则时常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的主导地位压制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只能被动地应答而没有提问权,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在案例二中,当老师提问“有谁听到春雨的声音了?”,一幼儿回答说有种子、梨树、树苗还有小朋友,其实他已经回答正确了三个,但由于其中一个答案与教师的预定答案不一致,教师就通过问幼儿“对不对”,让全体幼儿的回答——“不对”,直接否定了该幼儿的答案,这无形中让该幼儿的自信心得到了沉重打击。接着,教师直接用手指指向预定事物,将幼儿往预定答案上引。但由于幼儿对“麦苗”这一事物不熟悉,还是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就直接给予提示:“叫麦,麦什么?”这原本可能是一个发散幼儿思维,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契机,但在教师的拒绝取向的反馈行为下,生生演变成了一次对幼儿主动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阻止和打击。这不仅把幼儿的思维禁锢在了教师划定的范围,久而久之,还会让幼儿失去自己的表达意愿,不再积极思考,不再有自己的思想,从而影响幼儿个性与独立性的发展。

3.集体提问和指定提问多,幼儿回答机会分布不均匀

案例三:中班科学《认识长方形》

教师出示画着长方形的图片。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