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课题)

(二)、启发想象

这节课,让我们轻叩诗歌的大门,一起欣赏两首儿童诗-----《致老鼠》和《爸爸的鼾声》。

预习了吗?说说自己喜欢哪首诗歌?为什么?

(预设两种回答)

那我们先来读读《致老鼠》。

你们喜欢老鼠吗?

可是小作者闫妮怎样对待老鼠的呢?(学生自由读诗歌,指名谈感想。)

(喜爱—帮助—期望)

你能看出小诗人是个怎样的孩子吗?

老师引导感受,闫妮创作这首诗歌有着自己的感悟:

(出示课件)这是一首有趣的儿童诗,期待宽容、爱与正直,伴随着充满想象力的语言,传递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无论这缺点是多还是少,我们都要一点一点地远离它们,抛掉它们。每个孩子都是在这慢慢远离、抛弃的过程中,渐渐长大的。

有谁爱读《爸爸的鼾声》?(指名读)

听过爸爸的鼾声吗?什么感受?

在这首诗里,爸爸的鼾声被小作者当成了什么来描写?

小作者对父亲充满温情,连鼾声都可爱。

谁再来读读这首诗歌?

小结:在儿童诗中,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造成传神的诗意,在儿童诗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小草跳舞,鱼儿会说话…。。

引导板书:儿童诗创作充满想象。

这两首诗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其实无论是老鼠,还是爸爸的鼾声,在我们的感受中都不是美好的事物,可是小作者的诗歌却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是诗歌的感染力和想象力,这两首诗歌,告诉我们写诗的孩子要有一颗温情的心,善于(板书:发现美,表现美。)

(三)、学习激趣

我们一起来做个诗歌填空游戏,看看大家会怎么想?

出示儿童诗《不学写诗有坏处》。

小虫写信给蚂蚁,它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蚂蚁收到它的信,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怎么办呢?

同桌之间猜猜练练,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小诗,猜猜看小虫和蚂蚁分别说了哪三个字?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