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找蜗牛

●要在泥土里找蜗牛,怎么办?

在“美丽的春天”自主探究主题活动中,幼儿想捉小蜗牛。当我们提出“到哪里去寻找蜗牛”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到草丛里找”、“到花丛里找”、“到树林里找”、“到泥土里找”等等。于是产生了“怎么找”的问题,宋文昕说:“用手就可以了嘛。”“那在泥土里找也用手吗?”陈汉琪便想起了玩沙时用的工具。在他的提示下,他们找来了工具,如铲子、钉钯、漏勺、勺子等。这时,孩子们都欢呼起来,准备要出发了。

在这里孩子们借助已有的经验做了大胆的假设,想到了可以用那些工具去挖泥土。到底是否能在泥土底下找到蜗牛,不妨让他们试试。孩子得到教师的支持,十分高兴。

●工具不够怎么办?

出发前幼儿开始分发工具,我提出问题:“我们先看看这些工具有多少件?”大家一起点数,“共9件”。“那我们班上有多少人?”还没等我问完,杨鑫泓已经在点人数了,早早地抢着回答说:“老师,有30个人啊。”“怎么办,工具不够啊?”发现这一问题,班上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孩子们都睁着大眼睛,看着我。我也装着一脸无奈地看着他们,尽量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问道:“谁能想出什么好办法?”陈汉琪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上次看到大班的哥哥姐姐有用这种工具,他们班上一定有。”林潇寒就接着说:“那我们可以向他们借嘛。”陈心媛说:“我们也可以问问小二班。”陈汉琪急急地说:“我可以向我妈妈班上(中班)借。”“还可以向其它小班的借。”…孩子们又变得兴奋起来。

事实上,这一个小小的问题已包含了数学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唤起已有经验想出了办法,并很有愿望想要证明这办法是否可以解决问题。孩子们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

●怎样才能借到工具?

随着“我们怎样才能向哥哥姐姐借到东西”问题的提出,幼儿纷纷说:“要有礼貌。”“应该说:‘哥哥姐姐,我们想向你们借工具。’”“借到工具以后要说‘谢谢’。”

短短的几句对话已让幼儿们明白用好语言的重要,知道向他人借东西应如何用语言来进行交流。

由于要去不同的班级借工具,孩子便自动分成了大班、中班、小班的3个小组。徐嘉玥和陈予洁分到了大班组。她们到了大一班门口,碰到了两个大姐姐。开始两人都很害羞,你看我,我看你,互相推说:“你说吧。”姐姐见她们不说话,就着急地问:“你们有什么事吗?不说,我们要走了。”结果两位姐姐有事急急地走了。两个人只好站在门口,把目光投向了我。我便说:“看,你们不说话,她们有事就走了。没关系的,想好了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时又走出来了一位姐姐。她们俩互相看了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姐姐”,“我们要借工具。”姐姐问:“什么工具?”这时,她们俩又把目光投向我。我示意她们自己说。嘉玥便说:“就是玩沙用的,挖土的工具。”“要借几把?”两人想了想,说:“两把。”于是,她们借到了工具,说了声“谢谢”,非常高兴地往操场跑。

孩子在这次自己主动与人打交道中,体验到了平时体验不到的心理感受。第一次由于自己的不够大方、大胆而失去了一次机会,第二次就知道要抓住机会,变得大胆了,同

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施展。

孩子用自己借到的工具在泥土里挖起来。在挖的时候,田福宇就对我说:“老师,这个漏勺不能挖的,不好用。”宋文昕说:“老师,这个尖尖的钉钯很好用。”

孩子对于工具的使用有了初步的感知,通过操作也了解了其各自的不同用途。

此次活动,孩子们并没有找到蜗牛,于是我们对这次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为什么找不到蜗牛?”刘思泽说:“老师,我们在土里挖了半天,也没有看见蜗牛,蜗牛根本不在泥土里。”张悦宁说:“我妈妈说蜗牛会在下雨的时候出来。”那是不是真的象悦宁所说的呢。大家约定回去找找资料:“蜗牛到底喜欢什么天气?喜欢在哪里出现?”

孩子在自己的操作中,验证了自己的经验,原本以为蜗牛会在土里,结果挖了半天没有发现。在验证中不断总结,这将使孩子自己获得更多的经验。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再次提出假设,同时也等待着下一次的验证。

●在哪里才能找到蜗牛?

第二天,杨鑫泓从家里带来的《少儿百科全书》中,找到了有关蜗牛的资料,通过我们和孩子的互动,了解到蜗牛喜欢潮湿的天气和潮湿的草丛,而且还了解到蜗牛没有“公母”(雌雄)之分,是雌雄同体,下雨后自己就能生宝宝。陈心媛带来的图书中幼儿们发现蜗牛竟有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真是太奇妙了。

孩子十分关注有关蜗牛的所有资料,这体现了孩子学习的渴求,捕捉蜗牛获得成功的愿望。

在一个大雨后的下午,我们再一次进行捕捉蜗牛的行动,这一次大家在潮湿的草丛里找到了好多蜗牛,都很高兴。

幼儿将蜗牛请到自己的班级,孩子们在高兴之余又开始了新的探究:“蜗牛吃什么?”(此活动正在进一步的观察之中)

体会:

在活动中,孩子十分投入探索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幼儿将活动不断推进,这样,活动变得十分真实与自然。孩子依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大胆表达和表现探索过程的感受,显得很活跃、很开心。孩子们在有意义的背景下灵活地运用了已有经验,大胆设想、探索和验证,不断获取新的经验,发展能力。

这个活动让我们进一步明白一个道理:从“寻找小蜗牛”到“借工具”,之所以对孩子有如此强的吸引力,是因为它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只有孩子自己身边的事才能引起孩子的关注和兴趣,有兴趣才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去自主探究。活动的动机不是来自教师的要求,而是来自孩子的内在需要。孩子的兴趣和愿望是活动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的动力。这样的活动让孩子感到了快乐,同时也在自然中让孩子获得了发展,提高了各方面技能技巧和能力。

而作为教师,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参与者以及问题解决的点拨者”,虽然无法完全预想哪些问题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但可以通过多观察了解孩子,创造各种条件给予他们自主探索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只有与孩子的心灵相碰撞,才能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主动地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自主地建构认知。

活动应该源于幼儿兴趣,贴近幼儿生活。

福建省儿童保育院小一班蒋晓虹老师

指导:黄瑞榕老师

娃哈哈过期了吗?

中午起床后,嘉兴和黄云拿着娃哈哈,急急忙忙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不好,娃哈哈过期了。”我询问:“

你们是怎样发现娃哈哈过期了?”他们一个劲儿地摇头。孩子们渐渐聚拢过来,好奇地问:“老师,你说过期了吗?”我反问他们:“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娃哈哈到底过期了没有?”

远剑低头在自己的娃哈哈瓶上找着什么,其他孩子也低头效仿。天一念出一组数字“20031228”,大家也都跟着一起念,念完之后互相猜测是什么意思。“可能是2003年。”“可能是1月22日吧。”“不对,是2月28号”、“可能是12月28日”、“不对,是3月12日”。

我只是默默地看着他们。见我不做声,孩子们又变化了方式。佳英将娃哈哈瓶子放在鼻子下闻了闻,试探地问大家:“臭吗?”剑剑尝了一口,大喊一声:“真酸。”脸上一副难以忍受的样子。甜甜也尝一口,细声细气地说:“我在家喝过,就是这样的。”我仍然默不作声。见我总是不说话,大家很着急,天伟看了看我,又尝了一口娃哈哈,歪着头对我说:“老师,我肚子疼。”我笑着说:“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走,帮我把黑板推进来。”

我在黑板上写了一组数字“20031228”,指着数字问孩子们:“这些数字在告诉我们什么?”片刻沉寂后,兵兵先喊了起来:“我知道了,是生产日期。”“生产日期为什么要印在瓶子上呢?”我追问。天伟迟疑地回答:“可能是告诉你,哪天从娃哈哈公司里生产出来的吧。”我又将黑板上数字点了两个逗号,变成2003,12,28。我请孩子们念一念,之后,孩子们恍然大悟,确认了生产日期。我在黑板上画了12个小方格,表示一年的12个月。孩子们找来了2003年的日历,在知晓了保质期限后,经过查找和计算得出结论,娃哈哈没有过期,孩子们都非常高兴。

这次活动,又一次体现了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认知的主动建构者。当孩子向我提出问题时,我没有马上给予解决,而是采用旁观的态度,倾听孩子们的交谈,观察他们问题的焦点在哪里,以此确定他们对此事的认知发展水平,寻找引导孩子进一步发展的切入点,适时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从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出自孩子的需要和意愿,且常常伴随成功的体验,令孩子充满成长的欢乐和喜悦!

省儿童保育院赵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