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看到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不知从何入手,该写些什么,要使学生写作态度主动化,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文,打开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枷锁。小学生作文就是要写“自己”,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真正做到让学生“我手写我做,我手写我听,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想。”那么,应该怎样来解决学生作文时“没什么可写”这一难题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活记忆,想到就写

1.要设计一段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开场白”,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去,使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

2.让学生“先说后作”,愉快地发挥想象。

3.提倡“即时作文”,鼓励学生“想到就写”,把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一件小事”或“一点感受”等随时记录下来。

4.鼓励学生多种形式练笔。可以写些小童话、小故事等,使学生对作文有种新鲜有趣的感受。

二、丰富生活,抓准引导时机

学生的生活丰富,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触类旁通。

1.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捕捉写作素材。比如“贴鼻子”游戏、“吹鸡毛”比赛、新年联欢会、班级小组篮球赛、“我敬佩的课本人物”演讲比赛……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引导他们习作时做到内容真实具体,有血有肉。

2.听。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收听广播、电视也是丰富生活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途径。有些教师和家长会这样错误地认为,学生看电视、听广播只会使孩子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其实不然,这样不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还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另外,听记作文也是丰富学生生活的一种好办法。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文质精美的文章,读给学生听,然后学生根据听到的记下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欣赏了佳作,还为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看。“我手写我见”,就是说学生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事物、景物按一定的顺序完整地记录下来。平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参观、访问活动(有条件的家庭还带领孩子外出旅游),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美。

4.想。学生参加了一次活动,读完了一本书,看了一次比赛,经历了一件事情……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感想。教师应及时引导,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写作时就会思如泉涌,一气呵成。

三、创造机会,品尝成功喜悦

小学生喜欢自我表现,容易从成功中品尝到劳动的乐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多动脑筋,积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体味到成功的欢乐,树立必胜的信念。

1.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拟定作文题时,因人而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米下锅,有话可说,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人人都能够得到成功。

2.作文评改时,教师多用鼓励性的评语,充分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或组织全班学习。

3.编印一本班级作文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文章入选,能品尝个人“发表”作品的喜悦。

4.推荐发表。号召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品味作品发表后的快乐和获取稿酬后的欣慰。

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写作态度的主动化,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对于提高作文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