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初中,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在山的那边》,文中写了“我”一次次爬上那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有一次次从失望中爬起,最后终于见到了自己心中渴望已久的“大海”。

开学快一个月了,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我想,这就是挡在我面前的一座座山。应该将这些山跨越过去吧?我思索着……

横亘在我面前的第一座山就是: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我正在做美梦呢,窗外漆黑一片,好像就是万籁俱寂的深夜,我不得不从软绵绵的被窝中抽出自己慵懒的身体,竞赛般洗漱完毕,逃跑般从家里出来,还好,现在天空中是鱼肚白的一片,大地渐渐泛亮了,确信是清晨,而不是半夜出逃,呵。街上第一拨人的主流就是我们学生了,离学校一里开外的道路上,如潮涌般的学生。这时,我心中的一千个不情愿有了许多平息和安慰,大伙儿不都这样么?!……

面临的第二座山就是,总对着沉甸甸的书包发难。开学就发了25本书,语数外史地生政,课本、练习册,音美劳,体育还有厚厚的一本呢,呵,锻炼身体也得有章可寻。书包现在显得那么狭小,感觉就像一百人居住一间小房子,无法将他们分门别类。纵观高年级的“难兄难姐”们,横看左右,终于想出良策,将所有的(现在30多本了)分成家里的、学校的和跟我‘旅行’的三部分。空间问题合理解决了,但书包仍然不会变得很轻。在放学的路上终于有一点点儿的轻松,看着同学们的样子居然让我想起清晨露台下艰难爬行的蜗牛,呵,我的同学们包括我并不是蜗牛,看他们背负重重的书包还是你追我赶的,偶而还跳起来拽同学一把,虽然人和着书包一颠一颠…….我们的青春是如此充满活力,沉甸甸的书包算一座山么?我给了一个响亮的否定答案!

最大的这座山就应该是学习的内容多了,学习的知识面宽了,学习的难度深了。班主任一遍一遍地强调初中跟小学大不一样了,要合理安排时间,要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妈妈总在对我唠叨,要努力跨过这道坎儿。现在要把我们向独立决策事情的方向培养了,就说学地理吧,学好了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有 “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数学了,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个定义就派生出那么多让我头晕的习题,例如,刚学的绝对值,不就是这个数在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么?可做起习题来干吗那么复杂呢?又是大于等于零时,又是小于零时,就几个abc组成的式子要去判断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真搅得我有些糊涂哟,我除了苦苦练习还能怎样呢?阿弥陀佛,我除了成佛还能成什么呢?……

看着这一座座的“山”,让我突然想起毛主席的一句诗词:“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他的眼里,一座座大山就像沙滩上的小浪,一座座大山只不过是一个个小泥丸,是何等的气势与风采呀!我做不到像他老人家那样潇洒,但我努力去翻越这一座座山吧,山的那边,蓝蓝的天空下面蔚蓝色的大海在向我召唤呢!

作者:范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