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6个月的时候观察力就很惊人啦,他们能看出大人看不出的不同。孩子喜欢看动的物体,明亮的图片等。这时就要抓好时机锻炼宝宝的观察能力啦。

明尼苏达大学神经科学家作了一个针对婴儿的识别能力的实验。他给6个月大的婴儿看一组黑猩猩照片,每张照片上的猩猩都不是同一只。结果非常令人惊讶,他每换一张照片,小宝宝都同样看得津津有味,“他们看得出每只猩猩长得不一样。”要知道,对于几乎一样的猩猩照片,成人是无法分辨出来的。事实上,9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看不出来了。“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对人的识别能力大大提高。”

研究人员认为,婴儿从10到11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学习观察。观察能力和情绪识别能力的养成,对改善婴儿早期情绪紊乱征兆、如孤独症有很大的帮助。

一、认识幼儿观察能力的特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成功就要先了解对方的“底细”。

1、喜欢看大而清晰的图像,不喜欢看小而模糊的图像;

2、位置明显的物体容易被观察,比如墙上挂的、桌上摆的等; 3、喜欢观察活的、运动着的物体,不喜欢观察静止的物体;

4、物体的明显特征容易被观察,而其他特征容易被忽略,比如容易记得球的大小有差别,却记不得色彩和图案的差异。

5、孩喜欢观察颜色鲜艳的东西,不喜欢看颜色单调、灰暗的东西;

二、作战方案:

1、看图片念儿歌

给宝宝看小鸭子的图片,让宝宝注意观察鸭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并提问孩子鸭子怎么叫唤、怎么吃东西。然后教宝宝念儿歌:“鸭子的嘴巴扁扁的,鸭子高兴就嘎、嘎、嘎;鸭子的嘴巴硬硬的,要吃东西就嘎、嘎、嘎。”边教宝宝念,边做动作,也可以给宝宝套上手套直接配合儿歌跟随做动作。即便宝宝不能完全学会儿歌,潜移默化下就会观察鸭子的外观特征,在游戏中培养语言和动作的关系,也能增强宝宝的语言表现能力和动作模仿能力。

2、理解轻重。

用一个小木锤和一个塑料空气锤,分别锤打一块面团或橡皮泥团,敲击的时候都是同样的表情和动作,每次敲完以后让孩子看看面团,反复几次后,问宝宝哪个锤子敲在手上会特别疼?先让他指出来,然后再让他把手伸出来“验证”。假装敲打宝宝,看他是否会有意识的躲避。通过游戏,我们引导宝宝先观察而不是直接给宝宝轻重概念,目的就是要让他能在游戏中通过观察产生高级思维,然后再通过切身体验来验证自己的思维结果,从而掌握一定的观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3、观察细节找玩具。

准备两块一模一样的毛巾,给宝宝看一个大球和一个小汽车,然后背着宝宝把玩具分别藏在毛巾下,让孩子指指大球在哪边。宝宝的识别主要是通过毛巾是否有突起及突起的形状来判断的,这样的外观判断是比较难的,不但需要宝宝有大小的识别能力,还需要宝宝有空间联想能力才能知道把大的突起对应大的物品。这样的游戏可以促进宝宝空间思维力、联想力的提高。

4、从不同容器中找玩具。

准备一个纸盒子、一个奶粉罐子,把宝宝感兴趣的两个玩具分别放在纸盒子和奶粉罐子里,放的时候要当着宝宝的面,然后让孩子去找出其中一件。熟悉后可再增加一个玩具和相应的容器,三个玩具一起玩。这个游戏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宝宝的瞬时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在观察和记忆的基础上建立事物的对应关系。

5、看多(少)了什么玩具。

在宝宝面前摆放上几件玩具,先让他指认一下都有什么玩具,然后用布遮住悄悄放上一件(或悄悄拿走一件),看他能否觉察出多(少)了什么,并指出来出来。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