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是个好斗的学生,经常和同学打架斗殴,并且屡教不改。一次,他又将同学的头打破,并且拒不承认错误,拒付医药费。我换了一个角度,暂不谈这个问题,而是让他去搜集有关打架斗殴的案例,要详细整理出每个案例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处理结果。他见老师放弃了对他的批评,在心虚的情况下痛快地答应了。两天后,他将搜集来的整整一本子资料交了上来,并且面有难堪之色。我问:“你从这十几个案例中发现,打架斗殴者的收获是什么?”他低声说:“老师,我错了!”事后,他不但向对方道了歉,而且还赔了人家医药费。

学生犯了错误后,会有充分的受批评的心理准备。如果我们不讲究策略,只做简单的批评惩罚,往往会正中学生的“圈套”,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换一种方式,请君入瓮,会从根本上纠正学生的错误,真正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三、无声对话,熏陶学生

惩罚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一定非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有时,让学生默站、默想、默读,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学生因违犯纪律被学校扣分,让其面对班级“优胜红旗”默立默想:谁为红旗抹了灰?学生不注意环境卫生,随手乱扔瓜子皮,让其写写感想:乱扔瓜子皮是小事吗?学生上课不安分,缺乏进取心,让其到校园墙报上摘抄名人名言,进行一次与名人的无声“对话”……总之,要充分运用学校的育人环境,以此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四、换位体会,唤醒学生

老师批评、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班干部管理班级、约束同学的良好用意,一些同学未必能体会,不能体会这一点,也就不可能更好地遵守纪律。因此,在班级中经常进行“角色换位”,会有利于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

经常违犯纪律并且不大服从老师管教的同学,让其当上几天“班主任”;卫生习惯不好的让其当几天临时卫生委员;懒惰的让其当一段时间的劳动委员;作业经常完不成的让其当几周的课代表……这样,既让他们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也让他们体验一下管理一个班级、管好一项工作的难度,增强他们的纪律性。

良好的教育离不开惩罚,但惩罚不等于体罚。我们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惩罚方式,对其道德进行培养,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以促学生更好更快地成人成材。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