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本次考试的试卷进行分析,然后再以开学到现在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为出发点进行分析。

这次的期中试卷中学生普遍错误的的题目有这些:

填空题:

1、3/5千米的( ­— )是200米。

本题主要错误原因是前后单位不同、审题不细致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填写1000/3。

2、一根10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用去1/5米。还剩下( )米。

本题主要错误原因,1/5和1/5米,一个表示关系,一个表示具体的量,学生在做这一题时,没有关注这两个数据的不同意义。

3、一批水果重3/5吨,5天卖完,平均每天卖( )吨,平均每天卖这批水果的(—)。

本题学生大部分把两个概号的答案交换位置填写,想来主要是没有理解这两个问题的真正意义。还有学生对于具体量用分数来表示并不能完全理解,总会有一个习惯性的思维左右其解题。教学时应该多加练习。

4、4/9的倒数是( ),( )个这样的倒数是最大的一位数。

本题的第一空学生没问题,第二空则问题较大,学生多数没有理解“这样的倒数”,

还有就是没有关注到“最大的一位数”这一的条件。

计算题:

1、15÷5/+1/6×8

本题计算过程大部分学生都没问题,但这一题的计算结果却出现许多学生写成27又4/3,表达上有误,需及时纠正。

2、2/3×1/4÷(3/4-1/3)

本题出现的最大错误是学生误认为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使得改变了计算顺序从而出现计算错误。

选择题:

1、王芳和李明是同班同学,他们都面向南而坐,王芳的位置(3,6),李明的位置(4,3),王芳在李明的( )。

A、左前方 B、左后方 C、右后方

本题的主要错误原因有学生把平面图上的方位和现实生活中的方位搞混淆。还有是学习位置这一知识点时,没有结合到相关题型进行教学,应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2、聪聪吃了一包糖的3/4,剩下的是吃了的( )。

A、1/2 B、1/3 C、1/4

本题的前后两句话并不以同一单位“1”出现,而学生大部分选择了C 也是因为单位“1”没有分析清楚,平时这类不同单位“1”的题型学生接触的也比较少。

动手操作:

主要的错误原因有描点时没有把字母标在图上,及梯形的计算面积公式的遗忘。

解决问题:

1、王芳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星期天她用1小时骑行了14千米,原路返回用了4/3小时,请问她全程的平均时速为多少?

本题错误的大部分原因是没有理解清楚“全程”的意思,其次没有弄清“平均时速”在本题所指的是在全程里所用的时间,即14×2的路程中用了1+4/3小时中所产生的速度是多少。

2、学校计划绿化一块200平方米的平地,先划出总面积的1/4种树,剩下的按2:3种药和种草,种花的面积有多大?

本题出现的错误中,有部分学生把总面积的1/4来按2:3的比进行分配,理解题意上产生错误。有部分错误原因是2:3是花和草的比,却被理解成草和花的比,还有小部分是把种花和种草都计算了出来,我想这也是一种审题不清的表现。

3、中国每年向日本出口200亿双木筷,而每制造1亿双木筷要用去0.2万立方米的木材。每立方米木材大约相当于4棵大树。请问中国每年向日本出口200亿双木筷相当于砍去多少棵大树?

本题其实并没有多大难度,而是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学生主要错误原因对“0.2万立方米”的这个单位没有关注“万”,以至于结果多出现160棵,而不是160万棵。

我所分析的是期中考试前考的试卷(即上学年的期中试卷),因为这与之后考的期中试卷有80%的内容相同。针对于自己班的学习现状来分析,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非常低,有很多知识与题型都教学过,当然这也是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应该怎样改变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提高听课效率,这是需要不断思考与实践的。

平时的练习题怎样设计与布置需要多加斟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目前我们六(1)班非常需要的。学生的听课习惯,作业习惯,以及思维方式都是需要加以改进的。

而这些很多都需要教师在教学方面加以改变的,改变方式方法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