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品一直问题不断。2011年6月1日起,生产和进口的婴幼儿食品容器中,双酚A将被禁用。至此,纠结许久的双酚A隐忧尘埃落定。然而,旧伤未愈,又添新愁。前两日,一家环保组织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称:一种同样有可能致癌或导致男婴生殖器发育变异的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酯,被检测出存在于多类塑料婴幼用品及儿童玩具中。这东西虽然可以让塑料变得柔软多姿,但“天使”的另一张面孔则是“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环境激素”。早在1982年,美国国家毒理规划署的实验报告就已确证大小白鼠通过食物长期吸收邻苯二甲酸酯可引发肝癌,而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可能与男性肥胖以及糖尿病有关。

日前,一家国际环保机构公布了一项抽样调查结果,国内市场上大量存在的塑料玩具,含有危害儿童健康的邻苯二甲酸酯,而欧盟、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均已禁止生产和销售含有该物质的玩具。业内人士爆料称,国内企业生产儿童玩具有两套标准,出口的使用无毒无害的漆和原料,内销的则是低成本染料和原料, “毒玩具”只伤害中国孩子。(5月27日《南方日报》)

有消息说,中国市场上的70%塑料玩具含邻苯二甲酸酯,绝大多数玩具重金属含量超过欧盟标准,而原因只在于——“在中国,目前并没有针对邻苯二甲酸酯在玩具中的含量限制,对环境激素类物质的限制使用和淘汰前景,目前几乎尚无关注和讨论”。毒玩具泛滥,不禁令人想起食品领域同样的问题:数据显示,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而内销食品在“多年整顿”的背景下,合格率却只有90%左右。虽然只有九个百分点的差距,但却暴露出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的尴尬。

当民间流传着类似“日本一流产品销国内”等说法时,我们习惯于感慨中外企业在责任或气节上的差别。然而,我国食品或玩具等领域的“内外之别”却再次告诉我们:市场就是一个无甚温情的市场,所谓责任或情怀云云,背后莫不矗立着刚性的标准与制度。河清海晏的市场不是天生掉下来的,在我们痛斥玩具企业 “看人下菜碟”的时候,还须追问一句:企业的这些坏毛病是谁管惯出来的呢?

中国玩具标准与产销“内外有别”,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随便去网上商城逛逛,儿童玩具卖家总会向你热心推荐一些“出口转内销”的品种,价廉物美,问及质量,一句话,“出口品质”——这四个字比什么“认证”可靠多了,因为玩具标准外高内低是个不争的事实。比如欧盟对玩具中特定重金属的限制有19种,而我国玩具国家标准只对8种重金属有限量规定;再比如欧盟等国家对玩具产品安全性更关注的是化学元素和重金属,而我国儿童玩具的抽查检验项目主要为物理机械性能、燃烧性能、化学性能、标志和使用说明,不涉及重金属和其它化学物质。

可以预期的是,今年,毒玩具依然是献给儿童节的“礼物”。只是,当我们戳穿这个真相之后,明年,或者明年的明年,毒玩具还会是我们献给孩子“最好”的选择吗?

作者: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