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学生前概念的存在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教师应当把学生的前概念作为教学的始发点和生成点,并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暴露、修正、替代学生的前概念,引导学生将前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

【关键词】 小学科学 前概念 启示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科学课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他们在日常生活里早已积累了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看法,并逐渐形成自己了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学生在学前由长期的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思维方式,有别于其日后将接受的正规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概念,一般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

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前概念的存在是必然的。因为个体从出生就开始了探索环境的活动,在活动中构建了特定的认知模式,前概念就是认知模式的具体反映。但学生的认知模式往往是非本质的,因此,他们的前概念大多是肤浅的、与科学概念相悖的,对形成科学概念构成了障碍。当然,学生的认知模式未必都是错误的,也有不少的前概念对教学是有益的,有些甚至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前概念是建立科学概念的基础,当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基本一致时,学生就容易理解,教师的教学相对顺利;反之,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的教学会充满险阻。由此可见,研究学生的前概念问题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是有着现实意义的。

一、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前概念一般有以下特点

1、直观性。由于前概念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凭借感官对事物和现象的直观解释,这些解释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缺乏严格的推理和实验验证,所以小学生的前概念大多停留在感觉、知觉等表象阶段,即具有鲜明的直观性。例如很多学生在用手摸过冬天时的木材和铁材后,都形成了一个共识“铁比木头冷”。事实上,这种感觉是由于铁的导热性比木材好,手中的热量被铁迅速地传导走了。但学生在没有学习热传导科学概念之前, “铁比木头冷”这个直观体验将会以前概念的形式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