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教育是培养习惯、养成规矩。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从早教开始。小到饮食、作息、卫生,大到接人待物、礼貌礼仪、道德修养等等。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坏习惯较多的孩子。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早教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是早教的精髓所在,包括父母为孩子的发展所提供的任何刺激、经验、帮助和支持。父母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来教育孩子,让他们在自然和放松的状态中感知、了解世界的丰富多彩;让他们爱自然、爱动物、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对身边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而不在于让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感受,帮助他们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

早教不等于技能学习

相信不少父母都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宝宝三岁时的智力已经达到他成人时的80%以上,言外之意是“3岁定终身”,如果孩子3岁以前没有接受很好的早教训练,就会极大地影响他日后的发展。对此,有专家指出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良好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但它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孩子的各种能力成熟的过程,并不都是在3岁前完成的,很多能力,最后的成熟要到17、8岁。譬如,3岁前我们可以训练孩子的视觉,但是要让孩子对各种事物具备有目的的、系统的观察能力,就不是3岁前能够完成的。”

在孩子0~3岁阶段的感知、动作、语言、社会性情绪发展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重要,但这并不等于宝贝出生后就要投入到这些方面的学习之中去,并进行有计划的技能训练。在这个年龄段,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多看、多听、多闻,用身体多接触、多运动,亲子之间多交流互动,这些感官、语言和情感的刺激,对宝宝的大脑才是更为有效的雕琢。比如,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感知冷热、软硬、大小、酸甜苦辣,感知方形、圆形等物体的不同形状,在大自然中触摸不同的颜色,了解这个世界的缤纷多彩。至于孩子们是否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感觉——“冷热、软硬”,或给形状和颜色命名——方的、圆的或红色、黄色,家长则不必苛求,这在早教中不是最重要的。

此外,0~3岁的孩子需要学习语言表达,但识字在早期是不重要的;孩子感受诗歌的韵律很重要,但背诗本身在早期并不重要……如果过于强调认字背诗,则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总之,刺激的维度越宽越好,感受刺激的形式越多越好,让孩子产生的愉悦感越强越好。

早期教育是为孩子的整个人生打基础,培养的是孩子的潜质,不是那些看得见的技能技巧,更不可能奢望把孩子培养成为超常儿童。应该让婴幼儿在一个自然的状态下成长,而不是把他们作为驯化的对象。

早教班要不要上

在北京中关村一家早教中心,一个九个月的宝贝躺在阿姨的怀里甜甜地睡着了,她的妈妈赵女士则在认真地听课。据她介绍,由于女儿太小,在课堂上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是睡觉、哭闹就是自己爬到一边去玩,要让她听课“简直比登天还难”。另一位妈妈秦女士介绍,会走路的孩子其实也没有听课意识,他们更愿意玩耍周围的玩具和器材,更多的时候都是老师讲课家长听。宝宝到底学到了什么,连妈妈们自己也不清楚。

如今,早教机构越来越多,很多商业化的早教机构也在力图告诉父母:把你的孩子送到我这里来吧,我会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早教,这使年轻的父母误以为,上早教课就是早教,只要把孩子送进早教班就完成了早教的任务。于是,宝贝“上班”的月龄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刚刚满月就被抱着去“上课”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早教和早教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早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但早教班却并不是一个必须上的课程。儿童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孙瑞雪认为,婴幼儿需要感觉有生命的东西,也需要感觉无生命的环境。如果孩子上早教班觉得很好玩儿,可以带他去玩儿;如果家长希望借此训练孩子某方面的技能,则有可能禁锢孩子的成长。北京市幸福泉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程淮认为,早教班是教育的一种形式,上不上早教班要看孩子是否需要。家长如果希望发展孩子的社会性能力,可以参加,让他加入到同龄的小社会中,主要是给孩子提供一个成长的微环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陶沙则强调,目前大部分早教机构都强化自己作为教育者的功能,这是不正确的。早教班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早教,家长的作用肯定比老师的要大得多,家长要用自身的素质来影响孩子。

因此,要想给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父母必须学习——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知道在这个年龄段孩子需要什么,怎么做来满足他,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在拥有基本的知识和观念之后,再做出选择。当然,所有的早教机构提供的都只是帮助,父母不能够完全依赖,全权委托,而必须身体力行。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