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发展阅读能力与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大致流程是什么呢?

第一环节 :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让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相关知识,理清层次,感知文章大意。给学生创造充分体验的机会。有人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这就是体验的奇妙之所在。

在读中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初读课文的基本任务,是感知语言文字,对课文内容获得粗略的整体印象。这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把作者物化在语言文字的形象读出来,从而实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感知语言,在读中咬准字音,在读中感知课文大意。当然,了解不同课文大意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如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可以结合课题产生疑问:“地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齐读找答案,由此便知课文大意。而对于有些不能直接从课题入手有课文,学生应在教师适当牵引下,一步一步地读文总结。如五年级《桥》一文,题目蕴含着深刻的含义作者不是描写桥的样子、作用,而是描写老支书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的那座无形的生命之桥。因此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赵州桥、黄河长江大桥这些都是大家能看见的桥,还有一种桥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到。如: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桥”是怎样一座桥呢?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样引导学生去探究,依靠学生自主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环节:交流收获,质疑问难

古人云:“人不见疑,处处见确疑,方为悟之始。”可见,指导学生自我学习主动探究,必须从鼓励学生质疑开始。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感,敢于向书本和教师挑战。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就能提出有水平的问题。

学生在初读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去细读课文,此时教师可提醒学生边读边想,在自己读懂的地方写上批注,把自己想知道而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待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后把不懂的问题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来,以便共同探究。

在汇报、交流学习情况时,对于与课文密切的,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教师可以把这样的问题作为学习的重点,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荷花》一课结尾处写“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下边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课文本来是在描写荷花,为什么作者此处要描写蜻蜓和小鱼呢?可以把这个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使学生们懂得作者是想借助对蜻蜓和小鱼的侧面描写来突显荷花的美丽,正是由于荷花的美丽和香味给了蜻蜓和小鱼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他们才能快乐幸福的生活着。

第三环节:围绕重点,精读探究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赫尔巴特也曾说:“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在阅读教学的主体阶段——精读释疑环节,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围绕教学重点而提出的问题自觉运用学法,熟读精思,主动研讨。

(一)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比如:在郑文旭老师《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学中,我们能够感受得到,郑老师加强对学生“读”的训练,真正做到了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

1. 春天里随着小柳树越来越漂亮,也越来越瞧不起小枣树。这一骄傲得意,只关注对方缺点的性格特点是从她说的话中体现出来的。在这里郑老师说:“如果你是漂亮的小柳树,你该怎样读这两句话?(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让学生通过体验朗读较好地把握了小柳树的人物性格。

2.秋天到了,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的两处对话是全文的重点,此处,郑老师让学生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较和体会。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二)教给学法,主动求知。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老师教任何功课,‘讲”是为了‘不讲’”。可见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同时教会学生学习是多么重要。如: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中“老人对海鸥的深厚感情”这部分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然后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海鸥对老人的深情厚谊”这部分则放手让学生根据上述学法独自或小组内进行自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去发现课文的重点、难点,适时地转移到“点”上去研读,去体会,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

再如理解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时,①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安静的手指悄qiǎo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来理解,让学生通过理解“悄然”“竟然”、“奇迹”的意思。进而理解安静这个盲女孩是在用心灵去触摸春天;②也可以让学生联系张海迪、海伦凯勒、千手观音的盲人舞者等名人的经历和表现来理解课文内容。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理解本篇课文的学习方法:抓重点词句、联系名人故事,总结学法是为了让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可以很好的运用这些方法去学习。

第四环节:回归整体,深读领悟

让学生整体回读全文,遵循由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规律。

从读通阶段的“整体”过渡到读懂阶段的“部分”,是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的,但最后还应回到整体,通过完整地诵读,将读懂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进一步“入境悟情”,增强阅读效果。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就是说明我们学习教材中的课文,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课文这个例子进行再学习再创造。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读课文就是要让学生借助课文这个“例子”去悟,悟出作者的语言精妙,悟出课文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感悟文章所表达思想的脉络和文章的表达方式。

比如在学生学完五年级《清平乐.村居》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去课文:第一次读,圈套画出自己认为作者用得好的字词并说说好在哪里,学生圈画出“醉”、“媚”等,相互讨论后急不可待地抄写在摘抄本上;第二次读让学生想象画面,体会一家人安居乐业的生活;第三次读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即希望人们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第四次读鼓励学生再质疑,从质疑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学生通过更深入的读课文,积累了好词佳句,理清了课文的条理,学到了写作方法,感受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在这里教师做到了让学生每一次读都有明确的目标,每一次读都有所收获,而且培养了学生凡读书必动脑、必动笔的好习惯。

再如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先让学生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独特、迷人”,然后通过学习“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的田园风情画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最后让学生回读课文,深化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

第五环节:适当拓展,升华理解

语文学习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教材不应是学习内容的唯一和全部。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创设多种情境,让教学得到拓展与延伸,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1.品味作者式拓展延伸。即以所学的某一篇课文为契机,要求学生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实现通过学习一篇课文,全面感知作者生平和艺术特色的目标。如:学习了《猫》一课后,可推荐学生阅读老舍的其他文章。

2.对比阅读式拓展延伸。即要求学生阅读作者其他阶段的作品,或同一主题的相关作品,并对比作品在结构、手法、主旨等方面的异同。

如:五年级《学奕》讲述的是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以致所学结果截燃不同(一为出色棋手,一无多大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名师出高徒并非绝对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态度,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陈毅元帅小时侯《吃墨水》的故事与此题材很相似,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比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受到了教育。

3.写作训练式拓展延伸。即模仿课文中某一片段的写作特色,再写一段具有同样特色的文字;或是对课文进行缩写、扩写和改写。

如:在执教《四个太阳》时,为了进一步训练语言,拓展思维,升华文本的人文价值。老师在结课前,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说话写话练习,以拓展思维,升华情感。(师:我想我们小朋友也一定有美好的愿望,你想画个怎样的太阳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

课件出示:

“我想画个 的太阳,送给 ,让 。”

课堂上,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为文本增厚;而适度的拓展开放,又为学生打开了思维的疆域,课堂由此而生动!

以上只是课堂教学的大致流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对其进行调整和整合,合理的安排在课时内容中。